心理医生讲故事


心理医生讲故事

文章插图
空中飞人
心理医生讲故事

文章插图
有这样一个杂技表演:在一个高点经过来回振荡,获得了足够的势能后,再荡向另一个高点 。在两个高点之间的那段时间,他是悬在半空的 。吴医生用这样一种状态形容青春期:一方面是我们刚刚丢开的童年、家庭,另一方面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抓住的事业基础、生活等,这是一种飘浮不定、没有着落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许多问题:逐渐与父母分离、学习压力加大、开始接触社会、性发育问题、情感问题等等,因此出现杂念是必然的,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
学会与“杂念”共处
心理医生讲故事

文章插图
有许多找到吴医生咨询的大学生 。高中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杂念 。他们发现自己不像以前那样,能够聚精会神地学习了,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老是有许多杂念,为此苦恼不堪 。他们问:怎样才能把杂念连根铲除?
吴医生这样解释:我如果请大家举手,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可我如果要大家改变自己的心跳,大家能做到吗?有些东西可以改变,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心跳,我们也不能立刻让自己变得有信心,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的行为,我们能控制的也只有自己的行为 。
杂念就是这样不能轻易被消除的东西 。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们对待杂念的态度,不是像对待敌人一样,千方百计地要把它消除,而是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学会去理解它,与它共处 。
鬼在你心中
心理医生讲故事

文章插图
许多人都说他(她)在上课的时候或走路的时候,发现别人在用眼睛的余光源自己 。于是想,别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呀;他吐了一口痰,肯定是厌恶我 。当自己也控制不住地用余光去瞟别人时,又想,他会不会认为我不正经呀,他肯定对我有意见,看,他的胳膊又伸过来了……于是再也不肯抬起头来与别人正视,也因此丧失了正常的交往机会 。这就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种心理问题:对视恐怖 。
吴医生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对夫妻,妻子因病卧床不起 。临死前对丈夫说,我死了之后不许你再找别的女人,否则,我做了厉鬼也不饶你 。在死后的头几年,这人倒也循规蹈矩 。可日子长了,哪耐得住寂寞?便又找了一个情人,两人频频约会 。可每次约会回来,就发现他的妻子真的变成了厉鬼,来找他算帐,弄得他整天心神不宁,寝食难安 。为此,他请了一位高僧给他镇邪 。高僧听他讲完前因后果,便送他一秘方:当厉鬼再来纠缠时,你随手抓一把黄豆,让她说有多少颗,如果说对了,就不要再去找女人幽会,如果说错了,就证明这个鬼也没什么本事,尽可放心 。
他回去依法从事 。从此,那女鬼就再也没有来过 。
鬼在哪里呢?就在他自己身上 。因为他幽会的时候,想起妻子临终前说过的话,引起了他的内疚感,是另一个自己变成了厉鬼来惩罚自己 。在抓黄豆的时候,他自己并不知道黄豆的颗数,因此那厉鬼也不知道 。
所谓的余光,也是我们身上的另一个我——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审视与评价 。
照镜子与自信心
心理医生讲故事

文章插图
在谈到自信心的时候,吴医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每天早上总是先照照镜子,才去开始一天的生活 。他每次看到的都是一张头发松散眼睛血红的脸,于是既不想上课,也不愿意与人交往,渐渐地,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了无生趣,于是总是发脾气 。后来,他偶然一天没有去照镜子,而是先洗脸,然后穿好衣服,再来到镜子面前 。这一次他看到一张很青春、很活泼的男孩子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