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但是」是在回避内心的冲突


经常说「但是」是在回避内心的冲突

文章插图
当你进退两难无法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时候 , 怎么办?
有网友说 , 抛硬币!当你第一次抛了以后想再抛一次的时候 , 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也有不少网友说 , 抛完了硬币之后 , 仍然纠结呀!
为什么?
因为我们把问题都抛给了硬币 , 而不是自己去面对和承担 。然而 , 你的内心仍有冲突存在 。
-1-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朋友问你意见 , 无论你说了什么建议 , 他都会在后面加一句 , 但是…. 。然后会告诉你 , 假如用了这个建议 , 后面又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
有位朋友 , 打算今年春节不回家 , 她想一个人去旅游 , 但是订好机票后 , 她又开始犹豫起来 。于是 , 在我们聊天的时候 , 她问了我意见 。
我反问她:你想去吗?
她说:当然想啊 , 但是….. 。
经常说「但是」是在回避内心的冲突

文章插图
后面她就说了一大堆的理由 , 这些理由就是各种担心害怕 , 担心旅途会遇到什么人 , 害怕父母会怎么想… 。
她说她心里很矛盾 , 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她有各种担心害怕 , 又不断告诉自己 , 自己是成年人了 , 可以处理这些事情 。
于是 , 我就问她 , 为什么你说当然想的时候 , 还要在后面加一个“但是”呢?
-2-
你是否也经常有这样一种句式 , 说完一段后 , 在后面补充一个“但是” , 再说另外一段相反的内容或观点 。
为什么会这样?
在精神分析看来 ,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 。
这种防御机制叫:有保留的同意 。它的意思是:你用部分的同意 , 来避免对抗而产生的冲突 。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么说:
“我同意你的说法 , 但是…… 。”
“你说得对 , 但是……” 。
“是的 , 但是…… 。”
经常说「但是」是在回避内心的冲突

文章插图
如果你细心留意的话 , 有的朋友已经把这些句式用成了习惯 。这是一种否定的类似语 , 看起来是接受 , 然而重点其实是在“但是”的后面 。
“但是”只是做连词而用 , 表示转折语气 。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 , 只是我们在长期的运用中 , 赋予了一些防御的味道在里面 。
我记得看过这么一种观点 , 说在人际关系中 , 你需要先同意对方 , 然后再说出你的观点 , 这样就可以让对不会难受 。
而这么做 , 恰好也就是为了防御内心的冲突 , 我们害怕对方难受的背后 , 是害怕自己面对冲突 , 所以我们要稍微隔离一下 。
如果对方和你说“是的 , 但是… 。”其实那时候 , 对方也许根本就不会同意你的看法 , 他们有保留的同意 , 是为了回避 , 人际间对他人的反抗而产生的情绪或冲突 。
而经常对自己用“我想 , 但是…”这种句式的人 , 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而这么做的目的 , 是为了防御自己内心的冲突 。
-3-
有时候 , 我们害怕内心的冲突会在人际关系中呈现 , 就会用过多的言语来解释 , 以求掩盖内在冲突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