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辨别方法

宋代汝窑在金灭北宋后随之消亡,开窑时间前后不过二十年,传世精品实在不多见,除去被国家博物馆所珍藏和资深藏家收藏之外,拍卖市场上 流通的汝窑瓷器珍 稀而难得 。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 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预期未来市值还会不断上涨 。

汝瓷的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宋徽宗倾尽人力物力,就是要超越前朝,制作出可与之匹敌的汝窑,其成品的颜色,效果如出一辙:汝窑的瓷胎,不是白色的,从边沿上可以看到,带着淡紫,叫做“香灰胎”;而瓷器的釉色,不论是半透明抑或不透明,都显出一种非常柔和悦目的天青色,并常常带有轻微的釉裂纹,称为“蟹爪纹” 。这种颜色和效果,后世一直在模仿,无论是南宋的官窑和哥窑,抑或清代的雍正和乾隆,尽管最 后都做出了自己的风格,但在模仿技术而言,却只能做到袭貌遗神的程度!
从现代科学的监督来讲,汝窑所使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所俗称的夹生胎,如果将瓷器烧熟了,瓷釉的颜色就不会那么漂亮,此案次十分考验烧瓷者对其温度的把控,其复杂的制作工序,繁琐的烧制过程,让汝窑瓷器变得更加的珍贵,位于五大名窑之首,也不足为奇 。
汝瓷的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的开片纹特征,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
【汝瓷的辨别方法】汝窑为什么珍责呢?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 志》里这样说:“汝窑官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这段记载非常重要,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瑶呈现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对玉和玛瑙都充满敬畏之情,玛瑙是很贵重的材料 。在烧造汝窑的时候,釉里加了玛瑞末,所以妆窑釉面的光泽跟其他瓷器不一样 。这里有个巧合,周为什么这么写?汝州这个地方本来就产玛瑙 。所以,这种说法不是空 来风 。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任何其他瓷器,在釉中使用过玛瑙 。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玛瑙究竟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好处,至今没有结论 。
汝瓷的辨别方法

文章插图
近年来,汝瓷一直在收藏界的视野内,自从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之际的“清淡含蓄”汝窑大展后,汝瓷就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之器,也是各大博物馆一直在争取之器,而北宋流传至今的汝窑传世品更加是数量稀 少,北宋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就已经是弥足珍贵,在元明清时期更是一直深藏宫廷中,直至现在,传世的汝窑是非常少见的,就常有传媒再传述说,汝窑全世传世了不足100件,当然,这点有待考察,这些都是充分奠定了汝窑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独领风 的地位 。
汝窑看泡,泡大亮,距离不均,亮泡的根坐在一个环上,即泡的根部有一个深色的环 。在看泡中又可见到没熔好的粒称玛瑙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