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路边产子应急策略详解


孕妇路边产子应急策略详解

文章插图
一、突发分娩急救措施
孕妇突然在路途中生产的新闻报道时有看到,临近预产期的准妈妈出门时要格外谨慎小心,为了以防万一,出门前最好携带纱布、酒精、止血药品等急救物品,而且最好有家人的陪同 。如果宝宝突然来临,可在现场没有医生和助产人员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
什么是急产
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 。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 。
急产多发人群
1、多胎的经产妇;2.早产;3.胎儿体重过轻;4.有胎儿过小、双胎、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情况;5.上一胎有急产记录的产妇;6.孕妇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 。
急产的危险性
A、妈妈的危机
1、产后大出血:由于腹中胎儿冲得太快,若是没有对会阴部做适当的保护,就容易造成严重的产道裂伤,而出现产后大出血及感染等状况 。
2、日后大小便失禁:严重者还会因为阴道与直肠或尿道间出现撕裂现象而使得妈妈日后产生大小便失禁的困扰 。
B、宝宝的危机
1、胎儿缺氧:在胎儿方面,由于子宫收缩速度过快,会让血流量瞬间减少,令胎儿出现缺氧现象 。
2、容易受伤:若因为生得太快,生产时没有接好宝宝,就可能会摔伤 。
3、脐带感染:若急产发生在家中,无法使用无菌器械来切断脐带,容易造成脐带感染 。
4、脑出血:由于急产过程中胎头会迅速通过产道,产道若没有良好地扩张,生产时的挤压,就会增加胎儿脑出血的几率 。
5、容易失温:刚出生的新生儿对温度的调适能力差,若没有做好保暖工作,也容易导致宝宝失温 。
6、乙型链球菌感染:产妇的产道中若带有乙型链球菌,需注射抗生素预防宝宝感染 。药效发挥需要4小时,若是急产,就可能因为来不及注射或在药效未发挥前就已经娩出,容易造成宝宝受到乙型链球菌的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
急救措施
1、让产妇平卧在干净的卧具上,采取胸式浅呼吸,以减轻阵痛 。
2、当胎儿的头、肩部露出时,用双手轻轻托住,使其慢慢分娩出 。
3、胎儿落地一定啼哭,如不啼哭,多因嘴里有羊水,应当吸出 。
4、待脐带不搏动时,在距婴儿腹部数厘米处用消毒线结扎 。最好等医生来切断脐带,如医生不可能来时,可用刮脸刀或剪子用酒精或火消毒后,切断脐带 。
5、如果婴儿没有呼吸,应作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
注意事项
1、处理突然分娩要做到无菌操作 。为防止新生儿得破伤风,仍需要立即请医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2、脐带结扎时,应用消毒过的线在脐带靠近婴儿肚脐的根部,先绕一圈扎紧,打两个死扣,再绕一圈再打死结 。还要在靠近母亲这边距第一道结扎线一寸多的地方,再用线结扎一道,打好死扣 。在两道结扎结的中间把脐带切断,并用消毒布包扎脐带断头 。
3、胎盘多在15-30分钟内娩出,若长时间仍未娩出,应引起注意 。
二、预防急产学习临产征兆
准爸爸准妈咪们,如果事先能学习临产的一些知识,选择适当的时机到医院待产,这样就既能使准妈妈有安全分娩的保障,同时也减少了宝宝降生危险的系数 。
1、孕妇腹部轻松感:初孕妇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出头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 。产妇感觉好象胎儿要掉下来一样,这是胎儿头部已经沉入产妇骨盆 。但由于先露出头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感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