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猪8公里仅要1.9元,滴滴拉动下沉之战( 三 )

在合规边缘试探的花小猪也因此被约谈、下架、吃罚单 。今年5月 , 因为尚未取得当地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就开始运营 , 花小猪在辽宁省阜新市刚刚开放注册就遭遇下架 。7月13日 , 花小猪因企业经营资质、涉嫌违规宣传等问题被天津市道路运输局等部门联合约谈 。8月18日 ,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也因其不具备网约车经营资质便开始运营 , 对花小猪进行罚款 。
为什么要做花小猪
今年以来 , 滴滴马不停蹄地开辟同城货运、“青菜拼车”、花小猪等多个新业务 。花小猪肩负的则是打开下沉新市场的秘密武器 。
事实上 , 从 2017 年年初起 , 滴滴便宣布开始向三、四线及县级城市下沉 。CNNIC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3.62亿人 。从覆盖区域来看 , 目前我国网约车渗透率最高的一线城市约为4成 , 二线城市大约只有两成 , 三、四线城市则更低 。但三四线城市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 , 人口基数大也意味着出行释放需求多 。
对于这个网约车巨头来说 , 滴滴仍有自己的苦楚 。
此前有媒体统计称 , 截止2019年底 , 滴滴7年累计亏损超过了500亿 , 其中仅2018年一年就亏损110亿 。直到今年5月 ,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访时公开宣布 , 滴滴核心网约车业务已经实现盈利 。但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已超60% 。
这意味着 , 滴滴网约车业务遭遇天花板 , 急需寻找新的增量市场 。今年4月 , 滴滴又在战略会上定下新的增长目标 , 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
作为IPO传闻中的一大主角 。早在2018年7月 , 便有媒体报道称 , 滴滴预计于2019年下半年进行IPO , 彼时估值约550亿美元 。但之后 , 滴滴的IPO计划一拖再拖 。
今年7月20日 , IPO传闻再次涌起 。据知情投资人消息 ,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 , 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 , 目标估值超过 6000 亿港币 , 约 800 亿美元 。但滴滴近日回应传闻称 , “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的事项” 。
但对于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滴滴来说 , 网约车下沉并非易事 。
据德勤管理咨询总监周全介绍 , 相比一二线城市旺盛的出行需求和多元化的用车场景 , 下沉城市多集中在客运站、火车站等高流量地域 , 用车时间段较为固定 , 主要由不愿入驻平台的黑车来进行运营 。这意味着 , 绝大多用户难以被转换成高频用户 , 平台难以获得稳定的专职司机并获得对应的平台抽成 。
另一方面 , 据业内人士分析 , 滴滴 “一口价”模式更能为三四线城市用户的打车习惯 , 花小猪能把地方不合规“黑车”司机收编、整合 。不仅有利于扩充三四线城市客流 , 还有利于滴滴在上市之前规避风险 , 减少对品牌和商业主体的影响 。
不过 , 滴滴通过补贴开辟的新业务“花小猪” , 竞争对手环伺 。
近日 , 其老对手美团被曝正在加大对用户的补贴 , 即用户通过美团打车的专享入口打车 , 每一单可以获得20%-30%的优惠 , 目标是在主流城市抢占1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外 , 高德打车、曹操打车、享道出行也在蚕食着滴滴的原本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