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领域最近有点忙 。
被生鲜赛道催生的 “小厂”近期正密集获得新融资,新“黑马”兴盛优选已到达筹备上市阶段;着急切赛道的“大厂”也纷纷亲自下场自建平台或投资布局,阿里、腾讯、美团等均未缺席 。
这种在生鲜电商基础上对社交、带货和私域流量进行叠加,又在仓储配送最后一公里上做减法的模式,“跑赢时间”甚至跑上市后,是否会对生鲜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一些新玩法的确给社区团购带来了相对的高毛利,部分品牌也获得了区域性成功 。但生鲜电商本质上还是一个供应链驱动型的行业 。社区团购的最终形态大概率还是生鲜电商,并没有真正改变行业形态 。”一位供应链人士表示 。
小厂“出圈” 大厂“补盘”
自2018年社区团购开始进入混战厮杀模式后,截至目前,最先跑“出圈”的是兴盛优选 。
7月23日,兴盛优选宣布获得C+轮8亿美元融资,有消息称,这可能是其上市前最后一笔融资 。这家此前似乎声量并不算大的公司,在没有大规模攻占一二线城市市场的情况下,却率先跑赢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型生鲜电商,成为生鲜领域“第一股” 。
另一家关注度颇高的社区团购品牌是谊品生鲜 。8月5日,谊品生鲜宣布完成2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其目前在全国已拥有900家门店,拿到该笔融资后,计划将在2020年新建800余家门店 。尽管与全国有着12000家门店的兴盛优选相比,谊品生鲜的门店数量仍有差距,但“25亿元的融资金额在生鲜领域已经算得上大额,足够谊品生鲜烧一段时间了 。”一位生鲜领域投资人表示 。
有数据显示,2018年,社区团购融资次数约23次,金额突破40亿元;2019年社区电商约有16次融资,总金额达79.9亿元人民币,其中不乏融资过亿的平台 。
“社区团购今年的复苏与疫情期间在线购物(尤其是生鲜)人数的突然增多有很大关系,”上述投资人表示,“疫情为生鲜电商培养和挖掘出一批原本不太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尤其是高龄用户,改变了他们买菜的方式 。而且近期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培养的这些用户并没有随着社区的放开而流失 。”
与此同时,“大厂”们也纷纷开始在社区团购领域“补盘” 。
此次兴盛优选和谊品生鲜的背后,均有腾讯投资的身影 。2019年5月,腾讯参投了兴盛优选的战略融资后,又于今年7月加注了其C+轮融资;而谊品生鲜早在2019年3月,便曾获得过腾讯领投的20亿元融资 。今年8月谊品生鲜的C轮融资,腾讯仍旧是领投方之一 。
7月7日,美团将小象事业部更名为买菜事业部,并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正式切入社区团购赛道,并在济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团长招募活动 。
手握盒马,买下大润发,又投资了十荟团等生鲜电商的阿里也迅速跟进 。近期,阿里零售通事业部正在筹备组建一个新的社区团购部,计划通过零售通原有的小店资源进一步布局生鲜社区团购 。
为何“高毛利却低价值”
不过,刚刚宣布成立一个多月的美团“优选事业部”目前仅在济南一城进行试点,其相关负责人在面对采访时称“仍在测试,不便多说 。”
而据一位接近零售通的人士透露,阿里的社区团购业务可能也只是在“蹭热点”,“阿里内部并没有真正想大举进军社区团购,各个赛道都放一只脚,更多是为了全面布局 。”
由于以“成团销售”作为主要特征,“团长”成为社区团购中的核心资产之一,推广过程中也非常依赖团长的号召力和私域流量 。而且由于可以直接向团长反应售后问题,即时沟通,用户体验也相对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