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文章插图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 色 。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 。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 。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 。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 。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 。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 色 。这就是窑红 。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
元青花瓷鉴定有两个任务 。一是辨真伪,这是主要的 。元青花的伪没有旧伪,主要是新作 。因为世上对元青花瓷的认识与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当时英国陶瓷专家霍布逊、美国教授波普博士首先根据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落“至正十一年"许愿文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特点,再比照土耳其托普卡普宫与伊朗阿迪比尔神庙收藏的一批青花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至正型" 元青花的说法 。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文章插图
不被认可的尴尬处境,致使大量元青花流失海外,甚至被损坏 。目前,国内很多被行家认可的元青花瓷器正在源源不断作为现代工艺品销往国外,甚至是以集装箱为单位贱卖出去 。民间藏家痛心疾首,怎能坐视祖先的珍宝这样流失?无奈的是,即使藏家倾家荡产,也无法阻止 。对于一般藏家来说,青花瓷不被认可造成了有价无市,手里的藏品积压,无法兑现,也就不利于以藏养藏 。更让人痛心的是,有的专家不负责任地误断真假,不利于文物的保存,甚至遭遇被丢弃或砸毁的噩运 。
般情况下,元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料会在釉下形成黑斑,而在极个别的情况下,由于瓷器在窑内的位置或者窑温的关系,“黑斑”可以被还原成“铁斑” 。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文章插图
中国人就这样在自己的家门口失去了认识元青花的机会 。象耳瓶被大维德爵士买走,流到了国外 。英国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瓷器学者霍布森是首位关注并认可元青花的专家学者 。他于1929年发表了《明以前的青花瓷》,详细介绍了民国初年英国大维德爵士从中国收购去的一对至正纪事年款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1952年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谱博士发表了《14世纪的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一文,1956年又发表了《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他以一对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14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 。霍布森和波谱的历史功绩永不可没 。他们是全世界元青花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 。
老窑仿的元青花总是沉甸甸的,瓷质特别生硬,即使能发现釉下的蓝点和冰挂现象也是比较凸显,呈点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