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55亿美元,复盘小鹏汽车走过的“弯路”

北京时间8月27日晚间 , 小鹏汽车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 股票代码为“XPEV” 。截至第一笔交易收盘 , 小鹏汽车首个交易日报收每股21.22美元 , 较发行价上涨41.47% , 将小鹏汽车的市值推上155.90亿美元的高峰 。
事实上 , 小鹏汽车也是成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历史上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 市值108亿美元 。
从2014年8月 , 何小鹏从阿里离职并创立小鹏汽车 , 到2020年8月 , 小鹏汽车在纽交所上市 。6年时间 , 这位极致理性的创业者燃烧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能量 , 在造车这条路上走得愈发坚定 。
然而 , 这并非是一条直路 。PPT圈钱、量产难、销量低……过往6年 , 何小鹏的身边从不缺乏质疑的声音 , 他和他的小鹏汽车也犯过不少“错” 。
1、量产目标成“空炮弹”
时间:2018年
原因:量产目标无法实现
结局:“圈钱续命”的质疑声不停
PPT造车热议刚过 , 2018年的小鹏汽车陷入量产难问题 。
2017年10月 , 小鹏汽车下线了旗下第一款量产车 , 总量产量少于1000台 , 且只针对部分用户 。虽然此举能够破解消费者对其贴上的PPT造车标签 , 但所谓的“内部用户”“优好客户” , 也始终无法让消费者信服 。
2018年之初 , 小鹏汽车正式宣布获得由阿里巴巴集团、富士康和IDG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融资 , 融资金额达到22亿元 。B轮融资完成后 , 小鹏汽车市场融得的资金将超过50亿元 。小鹏汽车“圈钱续命”的舆论再次席卷行业 。
根据公开信息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 , 建成中等批量生产线 , 实现年产规模1万-3万台 , 2018年8月至2020年底 , 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 , 年产5万至10万辆 , 预计到2020年底前年产能达到20万辆 。
然而 , 时值当年8月 , 有媒体从供应商方面的知情人士处得知 , 小鹏汽车第一款量产车G3当时某必须零配件仅订货95套 。至少10月之前 , 小鹏汽车无法开始大规模量产 。消息人士称 , 小鹏G3当时依然处在“试装”之后的“法检”阶段 , 也就是小批量生产样车 , 提供给政府部门做相关检测这个阶段 。
2 、个人领导风格导致公关危机
时间:2018年8月
原因:个人术语问题引发歧义
结局:朋友圈澄清 发布会进一步解释
2018年8月15日 , 小鹏汽车在大本营广州举办了自己的首个品牌日活动 。不过 , 这场活动的一些PPT截图 , 却充满争议和槽点 , 一时间在圈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舆论浪潮 , “中国整车厂谁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上汽、吉利、小鹏、蔚来”“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 , 而不在制造”“截至2019年底 , 计划获得约300亿元融资” 。
一时间 , “小鹏不尊重制造!”“蔑视同行”“就是来圈钱的”等言论甚嚣尘上 。在第二天上午的媒体群访开始前 , 何小鹏也详细解释了备受争议的部分内容 。
他表示 , 要联系演讲的上下文来理解PPT上的内容 。智能汽车是指智能汽车生态 , 现在的传统汽车外加一些智能感配置并不能带给消费者真正好用和有效的智能体验 , 所以其核心在运营 , 而非制造 。此外 , 汽车制造是一个资源密集型行业 , 拓宽投融资通道非常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