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手机?你离巴甫洛夫的狗不远了


离不开手机?你离巴甫洛夫的狗不远了

文章插图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我们对智能手机也建立了条件反射 。它对我们,犹如纳博科夫笔下的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我的命啊!我们抱紧手机,就像抱住了爱豆的盛世美颜,抱住了新一集的网剧资源,抱住了我们寤寐求思无法割舍的一切 。

离不开手机?你离巴甫洛夫的狗不远了

文章插图

没法否认,手机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好处,当你妈说“你怎么又在玩手机时”,你能想出一千条充分理由说明:我没在玩,我有一千件事得在手机上完成blabla 。不过,当我们第1001次拿起手机看消息时,心上也不免掠过一丝稍纵即逝的阴影:这个频率是不是有点超出控制了、我的反应是不是过于……条件反射性了?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解释了我们沉迷手机难以自拔的原因:手机已经和APP这样的获得新闻逸事、娱乐游戏、重要资讯以及社交活动等强化物的方式,产生了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在我们心中手机=丰富多彩的世界=快乐源泉 。每一下振动、每一声滴答、每一句“叮——”都仿佛敲在我们的心弦上,激起难以抗拒的回音 。

离不开手机?你离巴甫洛夫的狗不远了

文章插图

让我们来聊聊狗狗和条件反射如果你已经忘了或者压根没看过高中生物书上狗流口水的插图,那你也可以随意走进一间“心理学导论”的教室坐下,绝不会错过俄国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他首次描述了经典条件作用,一种建立在“产生联结”上的学习过程 。巴甫洛夫在他最标志性的研究中,成功地训练了狗狗,把节拍器的声音和随后投喂的食物联系在一起 。在不断重复二者的匹配后,狗狗只要听见节拍器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沫——甚至看到节拍器都会!如果你是一位养猫/狗的成功人士,你可能已经发现,用罐头猫粮养久了,单是电动开罐器的声音就能把你的小可爱吸引到厨房 。
不过,如果你开什么罐头它都扑过来,可就有点麻烦了 。你为自己的肥宅下午准备的黄桃罐头,可能也会换来主子失望的一通抓挠 。这涉及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概念,像美食这样的奖励,会促使猫更多地在听到开罐声音时来到厨房 。而恰恰是开罐头的时间不固定、内容也不一定是猫粮,让猫能够接受失败的可能,反而像赌博一样:“说不定下一罐就是给我的!”,由此建立起一种出现奖励的比率不固定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使它如此频繁地尝试 。

离不开手机?你离巴甫洛夫的狗不远了

文章插图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条件作用?不仅仅你的猫和狗会产生反射,你也会,而且数量远超你想象 。就像人们玩手机——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获得想要的娱乐或者资讯,无形中鼓舞了我们多刷屏幕 。一旦建立起了联系,我们就会反射性地反应,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这些反应 。
广告业就把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奉为圭臬,而且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广告确实促进了我们消费 。
车展上穿着清凉的美女车模,其实是希望潜在的、通常是男性的买车者,把车和被美女诱发的生理唤起建立联结 。你看见/想起一款车就心砰砰跳,其实是对美女的兴奋和车“错误”地匹配在一起,驱使你失去理智地“买车一时爽” 。广告不仅仅将商品和我们的生理体验关联,它还将商品与我们所渴望的东西相关联 。比如,广告常常给予我们这样的暗示:如果你买_____,你也将成为广告里的人生赢家,坐拥娱乐、刺激、权力、声望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