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文章插图

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为什么我们在关系中、在与家人的互动中,明明那么爱对方,却经常感到挫折与愤怒?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应该与认为 。
比方说,许多人认为“妈妈应该对孩子这样,孩子应该对妈妈那样”,或是“先生应该这样,太太应该那样”……当我们心中早有认为,一旦对方的表现不符合应该,难免觉得失望 。为什么我们在关系中、在与家人的互动中,明明那么爱对方,却经常感到挫折与愤怒?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应该与认为 。

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文章插图

如果不主动和对方沟通、改变互动方式,就会慢慢累积挫折、愤怒等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关系恶化 。
所以我说关系很不容易,想要做到刚刚好,只能慢慢学习 。唯有先看到或是先放下自己的预设立场,不再是“我认为”、“你应该”,才有办法了解彼此的状态——有了解,才有真正的爱;有了爱,才有包容,不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或一个反应而受影响 。
包容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源自于爱,爱则是出自于了解 。如果缺乏真正的同理心,包容就只是空洞的概念,就算当下告诉自己要忍耐、不生气,通常过不了多久就会故态复萌 。只靠头脑来控制行为,是没有用的 。
虽然出发点是爱,但是如果任由头脑掌控我们,往往会把关系搞砸 。唯有了解自己内在的受苦模式和思考惯性,才有可能跳脱出来 。
学习静心与释放,是开启心灵之门、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

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文章插图

幸福是心中的爱出现【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渴望被爱是人的天性,因为我们需要归属感与安全感 。然而当我们想要被爱的时候,眼睛是往外看的,关系是受制于对方的,在这种状态下,也许会有短暂的欢乐,却不可能有幸福的感觉 。
难道是我们做得不对吗?是做得不够吗?或是做得不好吗?当然不是,

先学会了解自己,才可能同理对方

文章插图

一直受限于这个认为的框架之中,即使做了很多事、付出很多努力,最后只是累积了满腹心酸、痛苦和委屈 。
事实上,幸福感无法向外寻求,而是源于我们心中有爱 。
当我们开始转换一个方向,也就是从根源的地方去看、去检视自己生出念头的地方,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宝藏,其中包含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伤害,有怨恨、愤怒、委屈、无奈……只要试着去了解它们,心就会慢慢变得平静、和谐,渐渐感受到幸福 。
换句话说,幸福不是努力,而是理解、是明白、是领悟 。将这种去注意、去了解的态度,带进各种人际关系中,自然而然跟随着这股能量,每一天都会充满爱 。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心理:为什么人们喜欢提建议?
我们经常会收到来自别人的建议,同时也会给其他人提建议 。有时候人们在提建议,或许不是为了对方好,而是因为人们自身有提建议的心理需求 。研究发现,人们愿意主动给别人提建议,是因为提建议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有权力 。有项研究—— 研究人员请了290个受试者,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