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汝窑天壤之别的价值

十几年来国内外大型古陶瓷拍卖会上,一件汝窑的碗成 交价都在大几千万上下,2012年4月4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 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更是刷新宋代瓷器的拍卖纪录 。

汝窑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汝窑天壤之别的价值

文章插图
汝窑作为一代名窑,高丽曾对其进行过仿制,自明代以来,汝窑瓷器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已开始仿烧汝釉瓷器 。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也都有仿烧 。但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所仿汝釉瓷器只是模仿汝窑瓷器的釉色,基本不模仿其造型 。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瓷器厂用现代化手段对汝窑进行仿制,也做出很多精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大量赝品充斥市场 。后来由于汝窑窑址的发现,大家知道了汝窑除了天青色外还有别的颜色,所以,仿制的赝品也是五花八门,号称是出土的东西,欺骗性很强 。
汝窑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汝窑天壤之别的价值

文章插图
汝窑的艺匠们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的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形成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形成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汝窑多见鱼子纹开片,但也有无开片的器物,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说:“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 。”目前所知,传世的无纹汝窑器仅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一件,该器很可能就是唐英所说的“猫食盘” 。除此之外,都是有纹片的 。汝窑以纹片为装饰,一般不见印花和刻花,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有一件暗花双鱼盘,釉带玻璃光,与常见的汝釉很不一样,但确为满釉支烧,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 。
由于汝瓷比较稀有,真正拥有汝瓷真品的收藏家不多,除了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陈列品在其它地方很难遇见真货 。更不用说上手仔细观察研究了 。
汝窑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汝窑天壤之别的价值

文章插图
宋代汝窑是当时宫廷指定用瓷,工艺精湛,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明代王世懋在《窥天外乘》中说:“宋时窑器以汝州第 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 。”他支持“汝窑为魁”的结论 。当时汝窑为宫廷指定用器,多少王公大臣都没有机会一睹其风采,因为当时汝窑兴胜于北宋,要求又极高,又为宫廷制品,现今存世很少,金灭北宋后,汝窑随之消亡 。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仅67件半,其中台北故宫21件,北京故宫 17件,上海博物馆 8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 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还有在中国内地零散的两件以及某博物馆里的半件 。
【汝窑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汝窑天壤之别的价值】汝窑的釉色有粉青,豆青,虾青,卵白,天青,但都离不开天青色这个基色 。其釉色青中有蓝,蓝中泛青 。汝窑的釉色随光变幻,近远色异,不同的光线和角度都有不同变化 。在较强的光照下,釉面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云破处焕发出金色的阳光,呈现一派祥瑞之气 。在光线暗淡处犹如碧绿湖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