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影业拟登陆A股,电影是门好生意吗?

8月24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博纳影业最新版招股说明书,距离上一版已经过去了三年,博纳影业的上市之路似乎并不顺遂 。
其实,早在2010年,博纳影业就在纳斯达克登陆,成为中国首家上市影视公司,但是华尔街对于这个来自中国的民营影视龙头并不看好 。
正如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所言,他后悔去美国上市,因为美国人认为只有好莱坞才能引领世界电影的发展,而博纳的观众和市场均在中国,很难被外国资本认同,如果没有去美国上市,说不定能像华谊兄弟那样享受到国内创业板改革的红利 。
由于海外资本态度冷淡,博纳影业于2015年决定私有化,彼时总市值约为50亿人民币,同时期的华谊兄弟市值已经超过了500亿人民币 。
2017年,博纳影业踏上了A股上市之路,由于整个行业上市收紧加上其审计机构瑞华牵涉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博纳影业始终未能如愿上市 。
如今,博纳影业重启IPO进程,又有几分诚意?
自我供血能力不足
电影全产业链营收终端主要是电影票,即无论是投资制作、发行、院线还是影院基本都需要依靠电影票房实现盈利 。
总票房在除去3.3%的税费和5%的电影专项基金后,中下游的发行、院线和影院将获得6-7成的净票房,而上游的投资制作方获得剩下的3-4成 。
一般来说,上游投资制作环节参与方需要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几个月到几年时间不等的生产周期,才能得到电影成品,然后经过宣传发行,才能向终端消费者输出 。
电影质量的高低基本决定了消费者买单的意愿强弱,而内容质量本身波动性较大,而上游分得票房份额本就相对较小,但往往一个电影项目前期投入巨大,若票房不好,很可能损失惨重 。
相对来说,中下游的发行、院线和影院等参与方每年会参与更多的电影项目,相当于“把鸡蛋放在很多篮子里头”,“分散化投资”使其确定性更高 。
根据招股书披露,博纳影业业务分为四大板块:投资、发行、院线、影院,属于行业内少有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影业集团 。
其中,博纳涉足院线业务时间短而规模较小,其他三大业务板块发展较好且较为均衡 。其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上下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并降低风险 。
【博纳影业拟登陆A股,电影是门好生意吗?】虽然博纳影业布局广泛能产生协同效应,但是最终盈利数据上似乎不太好看 。
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2.64亿元、3.11亿元;而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1.56亿元、1.76亿元,两者差距较大 。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政府补助较高,分别为6755.41万元、1.02亿元和1.56亿元,占当期净利润比例分别为33.95%、38.71%、49.52% 。
可见,博纳影业对于政府补助依赖性较强,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
影院端集中度提升
2020年的新冠疫情无疑给各行各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电影行业由于终端消费场景人员密集停摆了数月之久,叠加原本的资本寒冬,可谓是雪上加霜 。
下游影院所受冲击最为直接,复工前零收入、复工后影院因未完全放开而票房收入惨淡,无法覆盖日常经营成本 。期间,大量中小影院因现金流断裂不得不倒闭 。
有意思的是,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共有321家影院吊销或注销,但同期有742家影院注册 。
不难想到,影院龙头公司在趁势接盘 。虽然,今年影院龙头同样遭受重创,但由于大多本身现金流较好可以撑过这段时间,并且在众多中小影院加速出清后,凭借强大的整合能力,正好能趁着这次机会提升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