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多元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



美术多元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

文章插图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美术教育改革 , 打破了传统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 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课程 , 仅仅从艺术领域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 , 应在幼儿园中探索一条将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园整体课程相结合的途径 , 让美术教学活动和幼儿园中的其他活动如:语言、音乐、体育等活动有机的整合渗透在一起 , 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 呈现出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 。
使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更能发挥其特点 , 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 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
【美术多元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1、美术教学和音乐的有机渗透
  音乐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 , 将音乐欣赏与绘画相辅相成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 , 借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联想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想象力让幼儿进行作画 。在进行音乐绘画教学中应先请幼儿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倾听音乐 。在幼儿欣赏音乐时 , 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 让幼儿感受到音乐 , 同时向他们提出欣赏的要求 。
如欣赏《狮子王》一曲时 , 伴随着音乐向幼儿提出:“仔细听 , 是谁在吼叫?”吸引幼儿注意欣赏 。幼儿通过反复多次的聆听欣赏 , 在音乐中感受到某种东西 , 这时启发他们用动作、手势、表情等各种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整个表达的过程就是对作品思考、回忆、感受的过程 。幼儿经过欣赏音乐 , 产生了想象 , 这时为了鼓励幼儿把想象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 , 适时地引导幼儿采取绘画的形式 。
因为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 , 而音乐又能发挥幼儿想象能力、培养其敏锐感受力 , 因此在绘画活动中 , 将孩子感知到的音乐形象 , 通过认真分析 , 找出其主要特征 , 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 , 做到脑有所思、手有所致 。
2、美术教学和语言的有机渗透
  幼儿喜欢听故事、念儿歌 , 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些爱好 , 把语言渗透到美术的教学中来 , 利用语言这一种交流工具帮幼儿理解记忆绘画形象 。如:小班的幼儿画小鸟时利用儿歌“太阳圆又圆”画一个圆形当头:“月牙弯又弯” 在圆形后边画半圆形做身体;“太阳长嘴又长眼”在圆上添画眼睛和尖嘴;“月牙拿把小蒲扇”在身体后画三角形做尾巴 。幼儿儿歌念完了画也画好了 , 幼儿边念边想边画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 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
  教师在中大班用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也是很好的形式 。例如:在中班绘画活动中教师说谜语幼儿猜“有只盒子方又长 , 中间玻璃亮堂堂 , 唱歌跳舞又演戏 , 天下大事盒中装 。”孩子们猜出是电视机后 , 教师接着说:“对 , 今天就请小朋友画电视机 。”幼儿在猜谜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电视的结构很快便画出了电视的外型 。
在大班的连环画《小猫钓鱼》中 , 引导幼儿听完故事后 , 回忆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特征、动态 , 然后再复述故事 , 在幼儿熟悉故事的情节后再提出要求让幼儿作画 , 自然而然孩子们绘画时就会更积极投入 , 所表现的内容也活灵活现、富于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