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社恐”,挺好的( 二 )


脑子里有这样的设定,便希望孩子依照这样的设定发展,如果不是,就想要人为更改设置 。可是,谁又规定,每个小朋友都得喜欢小朋友共同的游戏,都得腻在某个小团体里 。总有一些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自得其乐 。
我们得允许有些孩子,有些人,看起来有点“社交恐惧”的样子 。
在心理咨询中,也常有来访者找到我,给自己冠以“社交恐惧”之名 。
比如:

“我下周有个面向全公司的演讲,现在紧张得连觉都睡不好了 。”
“公司年会,同事们都可以跟领导谈笑风生,只有我默默地躲在角落里 。”
“周末在商场里碰到同事,随便尬聊了两句,就匆匆离开了 。”
……
从这些症状里,我看不到“社交恐惧”,反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特质的不接纳 。不善于社交本也算不得是问题,但是如果内心装着一个“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社交达人”的标准,并以此来要求自己,便拧巴了 。
有点“社恐”,挺好的

文章插图
03.有点“社恐”,就是你真实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有人擅长舞台演讲,有人专注实验室里搞科研,有人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恰当妥帖,有人不善表达却可以把事情做得漂亮安心 。
所以,不必匆匆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你只是不那么擅长社交而已 。你大可以在人群攒动的聚会上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人群;
在别人享受热闹的时候,静静地读完一本书;
把公开演讲当作人生的历练,而不强求自己把它做到最好 。
有些事情注定只能自己独自钻研,独自完成 。有些成就感,自然也要自己体味,是热闹所换不来的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舒服的姿势,你也一样 。
有点“社恐”的你,就是你真实的样子,挺好的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