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心理学「说服」他人


如何运用心理学「说服」他人

文章插图
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术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六种 。
01.利用“居家优势”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 。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 。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
02.修饰仪表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 。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 。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
03.使自己等同于对方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 。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 。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 。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 。
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
04.反映对方的感受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如何运用心理学「说服」他人】平庸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 。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 。”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 。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 。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 。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呈示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
05.提出有力的证据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 。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 。
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 。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 。因此,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