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于依赖妈妈怎么办


孩子过于依赖妈妈怎么办

文章插图
果果快3岁了,家人准备送他去幼儿园 。可是这个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吃饭妈妈不喂他就不吃,吃喝拉撒刷牙洗脸穿鞋,妈妈不伸手,他就一直等着 。果果还有个习惯,只要妈妈在家,绝对不用别人,这要是上学,可怎么办呢?
豆豆是一名2岁半的女孩,特依恋妈妈 。妈妈经常说:“我女儿在别人面前是豆豆,在我面前是公主,得伺候着 。”在奶奶家,到点豆豆就睡觉,出门跟着奶奶走,还能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饭,回到了家,妈妈不抱着转一个小时,绝对不睡觉!
壮壮2岁,随时随地都要妈妈陪 。玩得好好的,只要妈妈一转身想去做点别的事情,壮壮就大声哭喊,在家里要妈妈陪,到了外边,得时时刻刻不离妈妈身边,有点什么需求也必须妈妈出手才好 。
妈妈和宝宝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宝宝如此黏着妈妈,也难怪妈妈着急啊!那么,宝宝这种依恋行为能够改变吗?
宝宝依恋妈妈为哪般
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 。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所以说,儿童依赖妈妈或者他的抚养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
如果妈妈(或者其他养育人)没能和宝宝建立这种安全依恋,那么就会影响宝宝走向独立 。有研究发现,两个在两三个月大时哭闹程度相当的婴儿,甲婴儿的父母对他的哭闹不烦不乱,仍然跟他说话,逗他玩;乙婴儿的父亲则极少花时间陪小孩,母亲又是只要他一哭就把他抱在怀里走来走去,很少跟他说话或是陪着他玩 。
等到1岁左右,甲婴儿只要在父母身边不远,大部分时间都能快快乐乐地自己玩;乙婴儿却仍然时常哭闹,要求大人抱 。如此看来,很可能是甲婴儿的父母由于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烦不乱,能享受乐趣,因此,对于宝宝的需求及成长的脉动皆较为敏感,较能适时扩展孩子的行为能力,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况下也能有安全感,能自得其乐 。
乙婴儿则没有学到这样的能力,仍然得依赖较原始的方式——被抱着才觉得安全、快乐 。
由此可以说明,由于依恋能减少婴幼儿的不安与恐惧,他们深知有人关心他们,当他们有需要时成人一定会出现,这样,当他独自活动时,也有一种安全感,有适度的依恋的孩子能容忍与成人的分离而不焦虑,能够安心地进行独立探索活动,也不会产生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的恐惧感,婴幼儿的独立性从而就伴随着依恋性而得到发展 。所以说,婴幼儿的依恋与独立性的培养是可以协调的,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
有的孩子过于依恋妈妈,以致影响了独立,是什么原因呢?
1.重照顾忽视自立
很多家庭过于溺爱宝宝,无条件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时,父母为了安全,极力阻止,妨碍了宝宝独立能力的形成,使得最初建立起来的安全依恋感逐渐发展成过度依恋、依赖 。那些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由于祖辈对孙辈呵护有加,更容易多溺爱少教育 。
2.早期依恋关系不稳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
有的家庭,父母过于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宝宝,就雇保姆或者把宝宝寄养在亲属家,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宝宝安全感不足,情况严重的宝宝老是担心妈妈离开自己,几乎是每天都生活在惶恐当中,见了妈妈就黏上了 。
3.妈妈没有精心照顾
有的年轻妈妈过于贪玩,觉得小宝宝不懂什么,吃饱穿暖就成了,当襁褓中的宝宝向妈妈发出爱的呼唤的时候,她们并不敏感,甚至置之不理,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对这个世界很不信任 。受此焦虑情绪影响,他们也会很依恋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