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贵族精神


西方的贵族精神

文章插图
在西方,贵族教育中的优良理念,今天仍然存在 。英国伊顿公学至今保持着贵族教育传统,学生在校必须接受严格的管束和高强度的磨炼 。校方规定,家长在开学后的三周内一律不准探望自己的孩子,每栋宿舍楼为一个集体,统一起居、就餐、锻炼、娱乐……贵族学校实行严格的军营化管理 。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主持人今波与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杰一起,为我们解读西方的贵族精神 。
贵和富不是一回事
今波: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何在?
张宏杰: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 。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才生 。威灵顿和拿破仑决战时,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参谋人员多次劝他撤下去,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人员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
今波: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 。
张宏杰:在我们大部分人看来,贵和富是一回事,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 。
牟宗三先生说过,一般算卦相面的都知道,富和贵不是一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贵族的首要标准是看一个人精神所达到的高度,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物质财富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 。
英国皇室把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 。英国皇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高贵,也知道前线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
今波:我们现在很多人对贵族的理解是一种曲解 。
张宏杰:对,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 。
二战时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贫民窟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
贵族代表了尊严和品行
今波:贵族精神在西方为什么能得到很好的保存?
张宏杰:有两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西方直到18世纪,贵族依然是主流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而中国的贵族阶层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整体消失了 。
第二个原因,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 。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