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规模科创板成新战场!银行多种“掘金”方式:一鱼多吃、投贷联动( 二 )


银行“掘金”科创板
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盘后,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70家、总市值达到3.06万亿元 。
规模不断壮大的新兴市场,也正成为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掘金”新战场 。
“我们所在的区域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相对活跃区域,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也是在这些区域内,后续会和上市企业进一步加深合作,不管是转债、员工持股的激励、定增都将加大合作力度 。”上海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吴菊数天前在一个资管论坛上分享道 。
在科创金融业务方面,可以看到,以上海银行、杭州银行为例,两家有颇多相似之处 。比如上海银行提出,该行围绕科创贷款、服务咨询、现金管理、产业链服务、投贷联动等五个维度打造科创产品体系,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杭州银行探索“投贷联动”服务模式,通过专营机构与第三方创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开展商行+投行的服务 。
在获客上,上海银行方面介绍,其从源头着手,结合园区金融开展批量获客,深化与张江集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等一系列产、学、研、政府机构合作;杭州银行提出与政府、创投、园区、证券、保险、股权交易所、科研院校、中介机构等合作搭建分享经济生态圈,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
不过,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注意到,随着越来越多银行参与到该市场,投贷联动试点银行除了向科创企业提供包括结算、财务顾问、外汇等在内的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之外,也摸索中谋求差异化业务创新 。
“不同于初创企业,登陆科创板的多已经是‘明星企业’,所有人都会去找企业,所以这阶段企业缺的未必是资金 。”杭州银行总行金融部总经理助理毛靖告诉券商中国采访人员,“银行要懂企业,要带着经过充分专业准备的授信方案上门去,能跟对方董事长聊天、能深谈行业和业务 。”
如何做到懂企业?毛靖告诉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科创板在主动授信规则的推动下、公开资料披露详实,这就意味着“银行可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事前分析”;同时,“不是所有技术行业的企业都做,主要是选择比较熟悉,比如当前主要是七个方向,如细分到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芯片集成电路等领域来做专业布局”;在信息跟进上,会结合科创企业的地域分布,每周统计并全员推动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情况,考核客户经理对(已上市、拟上市)科创企业的触达率 。
在接触大量科创企业的过程中,毛靖发现,除了企业本身之外,企业高管及股东团队随着员工激励、上市配售的推行也有着不小的金融业务需求,“类似于一鱼多吃,不仅仅只有企业的融资需求,还有创业团队金融服务、企业发债定增等等 。”
此外,他介绍,除了常规的融资需求外,还有基于上市所产生的股权清理、债务关系清理、担保关系清理等特定需求,以及IPO辅导需求——“银行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去提供专项金融服务 。”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DF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