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是一种内心焦虑症的表现


洁癖,是一种内心焦虑症的表现

文章插图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 。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 。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 。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 。
事例1:吃水果要泡3个小时
小辉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 。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得病 。从那以后,小辉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
事例2:洗10次澡 我才安心
18岁那年小红被性骚扰了,从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 。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干净,无论什么时候她只要想起了这种事情,就会洗澡 。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细菌
张小姐担心外面有很多细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脱掉挂在门口,从来不会把衣服拿到卧室、客厅,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离 。
事例4: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
小杨是一名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钱很脏,“我手中的钱可能被很多人拿过,他们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钱又不能洗 。”小杨说 。但凡和钱有接触时,他都会戴上手套或用纸隔着拿钱 。
教育过度会引发洁癖情结看到以上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 。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 。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 。
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 。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
喜爱干净不一定就是洁癖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 。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
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
缓解焦虑分析产生的情境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 。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 。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
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 。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 。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
针对此疾病,专家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