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计划在9月底左右寻求港交所批准上市( 四 )


同时 , 随着央行对金融业务的监管推进 , 蚂蚁金服作为中介角色 , 提供的支付和连接服务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 , 而金融科技公司的利润空间则更大 , 长期来看有利于蚂蚁的利润率 。
2018年 , 蚂蚁金服提出“BASIC”战略 , 分别对应:区块链(blockchain)、人工智能 (AI)、安全(security)、物联网(IoT)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
天眼查显示 , 在这方面 , 蚂蚁投资了8家人工智能公司 , 其中包括了旷视科技、奥比中光等知名企业;一家区块链公司;以及三家大数据公司 。
【蚂蚁集团计划在9月底左右寻求港交所批准上市】

蚂蚁集团计划在9月底左右寻求港交所批准上市

文章插图
(截至8月31日 , 蚂蚁集团的硬科技投资版图 , 金额不完全为蚂蚁独投 , 来源:天眼查)
其中 , 对3D传感设备商奥比中光的投资 , 促成了支付宝的刷脸支付 。
在投资奥比中光之前 , 蚂蚁金服一直在探索新一代支付手段 , 曾在实验室研究过虹膜、声纹等一系列识别技术 , 目的在于解决刷脸支付方案在国内落地 。
当时 , 人脸识别还并不是标配 , 除了IphoneX之外 , 众多手机厂商还处于观望状态 。而奥比中光是第一个研发基于安卓系统人脸识别硬件并实现量产的公司 。投资奥比中光之后 , 蚂蚁将人脸识别运用到多个场景中 , 算是没有错过“刷脸”这一技术浪潮 。
除了解决当下的技术需要 , 蚂蚁通过对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 , 参与到云计算的进程中 。
天眼查显示 , 在企业服务领域 , 蚂蚁集团入股了多达39家企业 , 包括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商 , 涵盖了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公用事业、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 。
不过 , 对企业服务的投资中 , 涵盖全面但金额较小 , 更多的是提前战略布局 。在已披露的投资案例中 , 最大的投资金额是5.1亿参与入股财税服务平台“诺诺网” 。
蚂蚁集团计划在9月底左右寻求港交所批准上市

文章插图
(截至8月31日 , 蚂蚁集团的企业服务投资版图 , 金额不完全为蚂蚁独投 , 来源:天眼查)
至此 , 通过十几年的业务布局和对外投资 , 目前在蚂蚁金服体系内部 , 实现了场景与支付、数字金融、科技服务三大业务板块联动:
通过场景+支付的入口 , 实现引流与数据沉淀;通过数字金融变现;通过科技服务将金融级的技术对外输出 , 解决不同行业的痛点 。最后通过国际化 , 在海外国家拓展与发展 , 构建全球网络 。
从蚂蚁到巨象 , 从支付宝到蚂蚁集团 , 蚂蚁创造了一部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史 。马上 , 蚂蚁集团即将进入资本市场 , 其能否支撑万亿估值 , 上市之后还能持续带来哪些金融创新 , 静待揭晓 。(来源:投中网)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DF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