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迷听信“专家”入圈套

周先生平日里喜欢收藏各类文物,家中有数十种藏品 。
某日,周先生在街上收到一张某展览公司的宣传单,这家展览公司号称有国内、国外的展览展销渠道,能够为各类藏品做推销推广,宣传单下方还附了一则收购价2000余万元的成功推介案例,看后周先生怦然心动,也想为自己的藏品寻个好价位,他觉得这家公司硬件、软件均不错,应该挺靠谱 。
于是,周先生带着其中两件心爱的藏品到该公司的经营地,该公司门面气派、装修考究,展览厅里有数百件古玩、藏品,员工也有几十名,到了之后周先生觉得自己没有找错地方 。
该公司的专家热情地接待了周先生,并告知周先生这两件藏品非常罕有,一件为清中期的银制青蛙莲子香薰,另一件为战汉时期的铜软提梁神兽流钮盉,两件藏品的市场价值在1600万元左右,愿意为周先生进行推介 。
周先生听完心花怒放,但该专家又称推介之前必须先做鉴定,只有通过鉴定将藏品的年份、品相固定下来才会有人收购 。专家告诉周先生机会难得,只要付4万元的鉴定费,一千多万元就能进入周先生的腰包 。专家还承诺周先生藏品经鉴定为真,哪怕没有推介成功,检测费及服务费也会全额退还,当然如果推介成功,周先生则要支付公司适当佣金 。
想想即将到手的1600万元,周先生觉得该公司的要求很合理,欣然与该公司签订了《委托检测服务合同》 和附件《送检物品清单》 。合同签订后,原告将两件藏品和4万元鉴定费均交付给了该公司 。

古董迷听信“专家”入圈套

文章插图
收取“保证金”,艺术品公司会和藏家说有“买家”看中了某件藏品,需要在艺术品公司和所谓的“买家”见面交易 。“买家”看过后表示想要购买,但以金额过高需要几天筹备资金为由暂缓交易 。艺术品公司会让双方都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金额从三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当藏家支付了“保证金”以后,“买家”和艺术品公司就会用各种理由不继续交易并且将责任推到藏家和所持的藏品身上 。从而侵吞之前交付的大额“保证金” 。
大量藏友最 后的结果无非是不停的讨债、报警和等待!有人说骗局这么多,是不是古董真的卖不出去呢?其实真正好的古董拿出来,藏家们会抢着要的 。古玩这行流传几千年了,怎么可能不好卖呢?问题是:几乎95%上过当的藏友都对自己的藏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才是受骗的根本原因!
古董迷听信“专家”入圈套

文章插图
当今我们的收藏界普遍对破破残残的老东西兴奋莫名视如珍宝,对工艺精绝材质考究的古董艺术品动辄赝品开口假货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是凭什么傲立世界文明的顶 峰3000年?中国的文物为什么在过去的300年中能风靡欧美各国?世界对中国的古代文明评价为何会如此之高?过去的30年为何欧美各国要疯狂的掠夺走 私中国文物?为什么国外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可以如此精美绝伦而对比国内馆藏总觉相形见绌?现代仿古工艺真的能做到以假乱真?
其实呀!拍卖行收点前期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要以欺骗前期费用为目的就行!严峻的现实情况是,上海有许多打着投资管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会展公司等旗号,以拍卖形式,明目张胆行骗的公司,数量之多,或已超过正规拍卖公司 。
古董迷听信“专家”入圈套

文章插图
所谓“物理检测”,收购前,要你花这几万块做物理检查 。做了就说东西不到代,假的,材质含量不足!!!随便他写,然后就不能被收购!其实我们想一想,任何事物其实都有自己所为的价值存在,但是也要看在什么地方 。每一位成功的老板,在走向成功的时候都会有投入,一路上的艰辛又有谁知道呢?不付出就有回报,没有过程就想要结果,这种事情连小说里都不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