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们性格的第四因素:兄弟姐妹


影响我们性格的第四因素:兄弟姐妹

文章插图

心理学家曾猜想,影响我们性格的可能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朋友和基因 。不过这些因素还不能解答所有疑问 。现在心理学家注意到了我们的兄弟姐妹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康乔说,“兄弟姐妹,是我们一生的伙伴 。”
虽然科学家曾经研究过多子女的家庭,但大多仅限于出生次序对孩子的影响———大孩子是奋斗者,小孩子是叛逆者,夹在中间的孩子是彷徨者 。不过情况有了改变 。科学家正开始研究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关系 。
01、孩子们互相冲突不断怎样教会他们社交研究者首先发现的是,兄弟姐妹们会在彼此身上投入很多时间,而这些活动能教会他们一些社交技巧 。
当孩子11岁时,他们把大约33%的空余时间花在兄妹们身上———比对朋友、父母、老师甚至自身花费的时间都要多 。去年有研究说,稍长的未成年人每星期仍然会花10个小时和兄妹一起活动,虽然他们都已经开始有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
兄弟姐妹朝夕相处能够产生无间的亲密,当然也难免不和睦的时候 。
专门研究家庭的劳瑞克莱默发现,3至7岁的兄妹之间平均每小时要发生3.5次冲突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说,2至4岁年龄段的兄妹之间每十分钟就会有多于一次的摩擦,其频繁程度在所有年龄段中独占鳌头 。
父母经常会为孩子们之间的吵闹头疼不已,但是孩子们却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学会如何平息和他人的冲突 。
孩子们互相之间有一种社交效应,和朋友不同,你总得和自己的同胞生活在一起 。每一天你都要学习如何和别人商量 。——家肖(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
研究者相信,正是这种天长日久的学习,让兄弟姐妹如此富有价值,为孩子以后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预演的工具 。毕竟一个人成年后,总要和伙伴们建立各种关系———如在工作场所和婚姻中 。
【影响我们性格的第四因素:兄弟姐妹】面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也许会板起面孔发火,但是事情过后我们总要回到同一个屋檐下 。拿出一个玩具也许就能化解兄弟之间的紧张形势 。这在将来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办公室里的笑话,扫除同事间的尴尬气氛,或者大吵一架之后丈夫向妻子表示的主动示好 。
02、不是妈妈最宠的孩子怎样才能得到好处多子女的家庭类似充满明争暗斗的宫廷 。在这样的家庭里,最需要小心在意的问题也许就是争宠 。
即使很少会承认自己偏心,父母也常会因为宠爱某个孩子感到惭愧 。如果偏心确实存在,或许并不是父母的错 。
家庭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地方 。父母不由自主地注意到看起来最值得投资的孩子 。虽然父母还会经常把家庭的大量财富和精力投入到照顾残疾孩子的过程中,可是为人父母者总是容易关心漂亮和有天分的孩子 。
孩子们当然会察觉到父母偏心 。一开始,他们好像很能适应父母的区别对待,常常会把父母的偏心转化成所有孩子都能享受的好处 。“他们会和另外一个说:‘为什么你不去问妈妈我们能不能去商场?因为她从来不会对你说不,’”社会学家康乔说 。然而此后,不受到父母偏心的孩子可能要付出代价 。“他们往往显得更加沮丧,自尊心方面的问题也更多,”康乔说,“他们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他们努力要知道为什么 。”
成年的你是不是自以为早已摆脱了这种困境?在工作场所,雇员们本能地知道哪个倒霉蛋会被老板责备,这不是巧合 。当一个同事得到老板的鼓掌,你会感觉受到伤害、心生妒忌,这也不是巧合 。这种早已有过的感觉当初教会你,最聪明的办法不是去向老板争取支持,而是和老板的红人建立伙伴关系,使你自己也能从现在的形势中获利 。这个主意绝不是你现在刚刚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