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成为朋友?


为什么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成为朋友?

文章插图

有来访者问我:您好,我们能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吗?我真希望有你这样的朋友 。”
我的回答是“不好意思,不可以 。”
很多求助者,都希望能够和心理咨询师做好朋友,就是能够在咨询外保持朋友关系,如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往 。有个心理咨询师做朋友,感觉自己的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很想请心理咨询师吃饭,或者谈心,或者送礼物,希望得到一份咨询关系以外的情感建立,希望得到一份永久的友谊 。这份心愿是好的,但是往往会破坏咨访关系 。
一开始建立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师就确立了和求助者的职业关系,就是说只是一种职业关系,咨询结束,关系结束 。很多人不太理解,感觉心理咨询师太清高了,太商业化了 。为什么心理咨询强调职业关系,对咨询关系有情感的限制,而不能发展私下的感情呢?这里面有着一定的科学意义 。
01、心理咨询师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心理咨询师本身会有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困惑,每个人心窗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伤感和艰难的人生,心理咨询师亦然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的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调节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保持内心的和谐和安宁,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咨询当中以正性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求助者,才能够更好的提供心理学的专业帮助 。
咨询室外每个心理咨询师都需要不断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平衡,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完善自我 。因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洞察心理的敏锐和理解能力,才能够在预约好的时间内,给予求助者最好的心理学的帮助 。
02、人无完人,心理咨询师也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世界的这端到那端,我们无法找到完美 。心理咨询师也有着自己的缺点,性格方面,生活方面,家庭方面,成长经历等等都有着他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并不是说咨询师是智慧的化身,是完美的生命个体 。咨询师是普通生活中的真实一员,有着他真实的现实生活 。
以上两点,一旦在咨询关系外和心理咨询师成了生活中的朋友,心理咨询师的状态和生活会给求助者带来暗示和影响 。心理咨询师无意的言谈和随意的认知观念,都有可能伤害到求助者 。咨询室外的心理咨询师是职业外的自我,是随意的,是生活化的,当把心灵的交流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去,咨询就成了闲聊,就成了无病呻吟 。
03、咨询关系拓展到咨询师外发展,会使心理咨询师失去中立态度 。心理咨询师要求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才能够对求助者的问题有着客观的看法和理解 。当你和心理咨询师走得很近时,对你的问题他就无法站在客观的立场,他对你就失去了意义 。由于你和他是朋友,多一层关系就多一份情感的卷入,很难做到中立 。他很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绪卷入,侵袭,最后他会和你一起陷入心身憔悴中,也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帮助到你 。
04、心理咨询师需要自我保护咨询室内,咨询师与求助者间有着一种和谐与信任的关系,离开诊室,这种关系立即消失,咨询师也会迅速的遗忘掉你(自我保护) 。在咨询的每个时间段,心理咨询师会高度的精神集中,会投入到求助者的世界中去,每天都面对着无数的痛苦和眼泪 。离开咨询室,心理咨询师要快速忘掉咨询中求助者的负性情绪,回到自己现实的生活中来,忘掉不快乐,忘掉痛苦,这样才能使心理咨询师保持自身的心身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迎接明天的工作 。
如果和心理咨询师做朋友,毕竟情绪是有传染性的,你的痛苦会一直感染着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失去自己的生活,会在你的痛苦黑夜里和你一起失去方向和道路,会使双方弄的精神疲惫,对你的问题他会失去耐心,会感觉承受不了精神的负荷,最终失去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