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鼎鼎有名的木匠师傅叫鲁班,传说他曾经得到过仙人的指点,世间没有他不会做的东西 。魯班把毕生所学都写进了一本书里,这书就叫做《鲁班书》 。为此,天下学艺的人都争着来拜鲁班为师,希望得到《鲁班书》 。
鲁班挑选徒弟非常严格,不但要聪明勤奋,还要人品好,所以多年来他门下收的徒弟不多 。
有一天,鲁班去拜访一个住在山上的朋友,下山的时候,他不慎被草丛里的毒蛇咬伤了脚,情况危急 。幸好有位青年路过,他看了看鲁班受伤的脚,然后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用嘴帮鲁班把伤口里的毒液吸了出来 。
鲁班十分感激青年对他的救命之恩,主动表明身份说自己就是鲁班,问青年叫什么名字,是否愿意学习木工手艺 。青年高兴地连连点头,“咿咿呀呀”地比画说,他叫阿木 。
鲁班这才知道阿木是个只会听、不会说的哑巴,但是鲁班不介意,他把阿木带回家中,收为小徒弟,对阿木十分喜爱 。
时隔不久,鲁班得到鲁国国君的传召,宣他去宫里做一批木工活 。鲁班拿出了珍藏的《鲁班书》,放进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叫阿木陪同他一起去 。
师徒俩日夜赶路,这天经过东海边时,天已近黄昏,鲁班决定在海滩上歇息一晚,明早再走 。
阿木生起一堆火,准备做晚饭,到海边舀水时,一不小心将装干粮的包裹掉进了海里,包裹很快就被海水冲走了,急得阿木直跺脚 。
鲁班一边安慰阿木不要着急,一边从工具箱中拿出一截发光的木头、一个刨子和一个布袋 。他用刨子在木头上刨了几下,很快就刨出一些刨花来,然后吩咐阿木将刨花用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海水里,说过半个时辰再把布袋取出来,便有东西可以吃 。
阿木看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地把布袋放入海里,暗想:刨花怎么能吃呢?难道师父会变戏法?他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布袋取了出来,解开袋口一看,袋子里面居然是十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阿木高兴坏了 。要知道,当时大海里的鱼又大又凶猛,人们是根本不敢捕捞来吃的 。
阿木烤好鱼后,请师父先品尝 。鲁班在吃鱼时,发现鱼头很难吃,剥开一看,里面竟然还有一些刨花 。他知道一定是阿木过于心急,时间未到便把布袋捞出来,才导致鱼头还没有变全 。后来人们就把鱼头像刨花的部位叫做鱼鳃,由于不能吃,在杀鱼时必须清理干净 。
两人都吃饱后,阿木把没有吃完的鱼放回了东海里 。这种鱼很快在东海里繁殖起来,人们在海里捕捞到这种鱼后,知道是鲁班用刨花变的,便高兴地把这种鱼取名为刨花鱼,也叫黄花鱼 。
夜晚闲来无事,师徒俩一起坐在火堆旁聊天,鲁班拿着那截发光的木头告诉阿木说,此木头来历非凡,是神仙赠送的,用这截神奇的木头做出的任何东西,遇水皆可变成活物 。
阿木听得两眼发光,比画着请师父用神木为自己做一个木头人,鲁班一时高兴,就答应下来 。
鲁班的手艺多厉害呀,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有手有脚的小木头人,可爱极啦!阿木捧着木头人爱不释手,鲁班见状就叮嘱他千万不要把木头人放到水里,不然一入水,木头人就会跑掉 。阿木连连点头答应 。
看看时间不早了,鲁班就带着阿木,在海边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睡下了 。
天快亮时,鲁班忽然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阿木正从工具箱里偷偷拿出《鲁班书》放到自己怀里 。
鲁班眉头一皱,大声斥责道:“你在做什么!”
- 新生儿“马牙”无需处理
- 儿童眼药水的选择和使用
- 农村中学的性教育现状
- 党员经常性教育措施
- 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原因
- 孩子毕竟是孩子吗
- 青春期性教育女生篇图
- 地方性教育法规对象
- 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 70后还能赶上二胎政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