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去世后,宋庆龄劝许广平嫁人,她为什么不听?

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师生恋”,曾经在民国时期轰动一时 。从1926年,鲁迅带着许广平第一次一起离京南下算起,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 。许广平和鲁迅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年 。在鲁迅儿子周海婴的笔下这十年的时间,鲁迅“在写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竟超过了此前的二十年”,无论从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超过了鲁迅的前20年 。
在这10年里,许广平从28岁的青年女子变成了38岁的中年女人 。在这10年里,她从鲁迅的学生成为他的妻子、战友、助手 。鲁迅去世之前,要许广平“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鲁迅去世之后,宋庆龄也曾经劝她“不必从一而终”,可以考虑再嫁 。
但是许广平却再也没有改嫁,她成为了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她选择了永远活在鲁迅的世界里,她把鲁迅当成了自己终生的信仰 。
许广平:出身望族
1898年,许广平出生在广州,许式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名门望族,许广平的祖父许应骙做过浙江巡抚,是慈禧太后的心腹重臣,享有在皇宫中骑马的殊荣,甚至有说法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 。许广平的堂兄许崇智则做过粤军的总司令,也是黄埔军校创办人之一,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家族中名人辈出,涵盖社会各界,许家称得上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枟不是嫡子,在大家族中没有什么存在感 。许炳枟一辈子没有做官,爱好诗文 。虽然许炳枟没有显赫的声名,但是他却颇为开明 。正是在他的支持下,许广平才能像家族里的男孩子们一样,上学读书,学官话,甚至免于缠足 。

鲁迅去世后,宋庆龄劝许广平嫁人,她为什么不听?

文章插图
可以说没有父亲的庇护和支持,许广平只能成为一个有着“三寸金莲”,在大家族中默默无闻的普通女子,她也就没有机会离开家去北方上大学,她也就不会认识鲁迅,更不会成为鲁迅的妻子和战友 。
但是许炳枟虽然在一些方面开明,但是他毕竟是成长一个传统的世家大族之中,在他身上难免还是有一些旧社会的印记 。许广平出生不久,许炳枟就“碰杯为婚”,把许广平许配给了本地的一个马姓士绅家族 。
马家的名声在当地并不好,属于地主恶霸一类的家庭 。许广平懂事之后,便一直强烈地反对这门婚事 。许炳枟后来也非常后悔自己当初这一举动,但是那个年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谓“读书人的道义”,却一直禁锢着许炳枟 。虽然内心痛苦,但是他依旧坚持许广平要嫁入马家 。
马家后来闹到了官府,这门亲事最终经许广平的三哥上下走动,终于给压了下来(也有说法是给退亲) 。许广平此后北上天津投靠姑母,并在1917年考入了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考入该校本科 。
离开了沉闷,了无生趣的大家族,许广平发现自己的世界豁然开朗,她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之中 。1919年,许广平参加了五四运动,在杂志上发文呼吁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
结识鲁迅,大胆追求
1922年,许广平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在这里,许广平将遇到自己终生的爱人和信仰:鲁迅 。
1923年,鲁迅来到许广平的学校任教 。这一年,鲁迅42岁,许广平25岁 。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课堂上,鲁迅教《中国小说史略》 。许广平每次都是坐在第一排,她也是课堂上最活跃的学生 。
当时的鲁迅早已成名,已有妻子 。但鲁迅和妻子朱安是封建包办婚姻 。对鲁迅而言,妻子朱安“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爱情是我所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