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孩子揭穿童话真相


不必对孩子揭穿童话真相

文章插图
??把想象当成现实
3岁的严严在摆弄他的毛绒玩具,他让他的小灰兔兔巴哥和小狮子辛巴一起赛跑,辛巴累了,严严于是对兔巴哥说:“辛巴比你小,你背着他走吧 。
”一旁的阿姨见状,告诉严严应该让小狮子跑第一,抓到小兔子 。严严不干,阿姨苦口婆心地告诉严严:狮子会吃了兔子的!严严大哭起来,好好的游戏终止了 。
不揭穿的理由:
儿童就是充满了好奇和想象的,只是3岁以前的儿童想象水平还很低,而且经常与现实分不清,甚至会与常规、常识不符 。这时如果成人急于提醒孩子,往往会破坏了孩子的游戏和兴致 。当儿童在游戏中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的生活时,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愉快,语言和想象也在进一步发展,成人此时就是要鼓励孩子的游戏和想象 。
变通方法:
阿姨先不介入严严的游戏,等到严严自己主动停止了这个游戏以后,在他情绪好时,再把书里的知识讲给他听,增加他对动物的了解 。
童真世界,请勿打扰:
1、我和白雪公主是好朋友 。
2、你再欺负我蜘蛛侠会帮我 。
3、这是圣诞老人送给我的礼物,是在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放到我的床边的,他每年都会给我送来礼物 。
用错误的知识游戏
2岁的元元把大大小小的瓶子罐子一个接一个摆放着排起了长长的队,妈妈认为应该按照大小、高低进行,还要区分出瓶子、罐子的不同 。于是妈妈开始帮元元按大小排队 。元元推开妈妈的手 。妈妈又要替元元把易拉罐、塑料瓶归类,元元急了,把所有的瓶子都踢倒了 。
不揭穿的理由:
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在简单的数概念、物体大小概念、空间知觉等方面有初步发展,需要摆弄实物获得这些知识 。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会经常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 。成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插入教学,儿童会被迫停止活动,概念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困难 。重要的是,儿童需要自己在不断探索中顿悟,修正错误,积极整合新知识 。
变通方法:
元元给瓶子排队是掌握顺序的过程,妈妈应该先表扬她 。等元元体会到成就感后,再逐渐教给她正确的排序方法 。
(本文来源:中国早教网)
【不必对孩子揭穿童话真相】本*文①来源,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