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可为何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关羽排名第一,虽然说他和马超、黄忠等人“同列”,但以上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关羽相比 。终刘备一生,真正让刘备放手独立带兵的只有关羽一人 。曹操手下有一个五子良将,居首者是张辽 。曹操起事是从自己招募士兵开始,所以,他的骨干将领都是曹氏和与其家族有渊源的夏侯氏,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 。曹操本人跨马临阵横行天下,能在他手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那非得有超出他人的能力不可 。张辽就是这样一名非曹氏和夏侯氏的第一大将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可为何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文章插图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将 。但是,到了后世,这两人的名气却不可同日而语 。关羽成了关公、关王爷、关公大帝,而张辽还是张辽,只不过是一员三国大将而已 。
那么,张辽为什么在后世没有关羽那么大的名气呢?
先看看两人的战绩 。
张辽战功很多,有这样几件事更有名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可为何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文章插图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豨却背叛了 。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豨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 。张辽看到昌豨总是很专注地盯着他,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知道是昌豨心中犹豫,有投降的可能,就打算劝降他 。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 。”昌豨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 。张辽对昌豨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 。”昌豨答应投降 。张辽于是来到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 。昌豨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 。
在灊山之战中,张辽督促率领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 。灊山中有座天柱山,高峻陡峭,山道狭窄,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陈兰就在上面筑起营垒 。张辽想要进兵,众将都说:“兵少路险,难以深入 。”张辽说:“这正是一对一的拼搏,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 。”于是推进到山下安营,然后发起攻击,将陈兰、梅成斩首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可为何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文章插图
在合肥战役中,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 。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 。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 。众将疑惑不解 。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 。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 。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 。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 。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 。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 。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 。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 。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 。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 。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 。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 。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 。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 。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 。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 。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 。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