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热炒之下 揭开东方日升关联交易闹剧( 二 )


东方日升的此笔关联交易收购可谓一波三折 。2018年8月,东方日升公告拟以14亿元现金收购关联方延安必康(002411.SZ)全资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九九久科技)51%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彼时延安必康实际控制人李宗松持有东方日升10.22%股权,为东方日升第二大股东 。但当月东方日升股东大会便否决了该议案 。4个月之后的12月19日,东方日升通过董事会“强行”审议的方式,通过了以3.5亿元收购九九久科技12.76%股权议案,并于2019年1月完成工商变更 。目前,收购交易双方因为资金问题仍在进行诉讼 。
东方日升此项关联交易存在两项违规 。第一项违规是内控缺陷 。公司在拟收购九九久科技51%股权时未经股东大会审批即与延安必康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依据未经生效协议支付3.8亿元交易意向金 。对此,东方日升承认“存在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形,在交易决策层面存在一定的内控缺陷 。”
第二项违规是资金占用 。此前3.8亿元的意向金中剩余3000万元(3.5亿元已作为收购九九久科技 12.76%股权扣除)本应由延安必康于2019年6月向东方日升以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退还,然而该商业汇票到期并未承兑 。至此,延安必康未按协议约定及时归还交易意向金,构成违约行为,形成了资金占用 。
让东方日升如此“执着”于收购九九久科技,主要从事六氟磷酸锂、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业务覆盖新能源、新材料和药物中间体领域 。东方日升此前一直表示希望通过收购九九久科技完善公司新能源、新材料板块的业务布局,助力公司现有业务发展 。
但东方日升主营业务本身仍需要大笔资金进行投资,多元化战略可行性及合理性本就存疑 。更别提此次关联交易存在诸多猫腻 。
从收购价格的选择上看,东方日升选择了价格更高的收益法定价 。收购时九九久科技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2亿元,在资产基础法下九九久科技评估价值为15.85亿元,增值率32.07%;收益法下评估价值为27.43亿元,较净资产增值128.58%,最终交易时按收益法成交 。
2019年4月,由于九九久科技2018年业绩实现情况不及评估预测,东方日升不得不重新对延安必康进行估值,新估值为26.5亿元,并以此重新确认投资时点九九久科技100%股权投资原值为26亿元,对应12.76%股权投资原值为3.32亿元,其与原交易作价3.5万元之间的差额1800万元计入其他应收款 。目前,延安必康并未依约归还前述股权交易意向金、股权投资原值差额及逾期付款违约金,东方日升已就该事项对延安必康提起诉讼 。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业务实现了收入和毛利率的明显增长,对此东方日升表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六氟磷酸锂2019年度的销售均价同比略有增长 。然而,根据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其中2019年价格由11.15万元/吨下滑至8.85万元/吨,下降幅度高达20.63% 。东方日升的解释和行业数据之间存在矛盾 。
东方日升急于收购九九久科技股权更像是一场“纾困”式关联交易,最终的收益方包括延安必康实际控制人 。
从关联交易被股东大会否决当天,暨2018年8月23日至2019年8月19日期间,李宗松便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计卖出公司4662万股股票,并将150万股公司股票进行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持股比例累计减少5.17%,并于2019年8月20日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在披露后仅仅一天,李宗松便再次减持公司3.84万股股票 。李宗松在减持前未预披露减持计划,在减持达到5%时,未按规定停止交易并披露,亦未在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后的2日内停止买卖公司股票 。因此收到监管函及通报批评的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