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热炒之下 揭开东方日升关联交易闹剧

_原题为:财说| 光伏热炒之下,揭开东方日升关联交易闹剧

光伏热炒之下 揭开东方日升关联交易闹剧

文章插图
光伏行业最近非常火 。
受益于市场对于行业投资加速的预期以及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攀升,光伏行业内公司股价近期纷纷迎来大涨,其中头部公司隆基股份(601012.SH)股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位于组件产业一梯队的东方日升(300118.SZ)业绩却逆势向下,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三成 。
与业绩下滑不同的是,东方日升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25% 。其中9月11日更是大涨12.09%,收于16.5元/股,处于阶段高点 。
除了业绩下滑,东方日升的闹剧式关联交易也是猫腻不断 。市场和业绩,到底谁对谁错?
高景气度下的行业分化
随着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速,光伏产品价格逐渐走低,光伏全面平价上网指日可待 。但在整个过程中,行业内各家企业都面临产品价格下滑带来的毛利率下降风险 。
技术门槛决定着产业链内部各家企业的盈利能力 。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以硅料和硅片为代表的上游,以电池片和组件为代表的中游,以及下游的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 。一般来说,硅料和硅片在行业中技术门槛更高,产业建设周期更长,因此利润水平更高 。而电池片和组件相对来说技术门槛较低,因此呈现出的利润水平更低 。以隆基股份为例,今年上半年其单晶硅片业务毛利为34.8%,而组件业务仅为13.71% 。
各细分行业也逐渐呈现马太效应 。以组件环节为例,今年上半年头部公司晶澳科技(002459.SZ)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为24.31%,相较东方日升的16.88%高出近8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CPIA数据统计,东方日升2019年电池片及组件产能的全球排名分列第九、七位,在细分行业中,仍处于追赶者的角色 。
东方日升主要从事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智能灯具、储能、新能源金融服务等诸多业务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45亿元,同比增长26.25%;归属净利为3.45亿元,同比下滑28.81%;扣非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公司最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实现营收61.2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80.13% 。
东方日升并没有解释扣非净利润微增的尴尬,和头部企业相比,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 。晶澳科技同期实现营收108.84亿元,同比增长22.73%,扣非净利润为7.5亿元,同比增长78.74%;隆基股份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73%、95.06% 。
东方日升将归属净利润下滑的锅甩给了政府补助的下滑 。数据显示,该科目由去年同期的2.84亿元减少至如今的0.1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2019年同期政府补助较高主要因为2017年至2018年各产能投资项目落地,收到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及奖励 。
除了政府补助,东方日升还通过发债连续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带来大额的营业外收入 。然而,9月初的发债募资说明稿,揭开了公司闹剧式关联交易的更多细节 。
闹剧式关联交易
东方日升于今年9月9日递交了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修改稿,拟募资33亿元用于新建产能,这已经是公司3年内第二次计划通过可转债的方式申请募集资金 。
2019年9月,东方日升因为关联交易而形成的一系列不合规问题被证监会否定发行可转债方案 。证监会否定东方日升募资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关联交易中存在明显的内控缺陷及资金占用问题,违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九条第二项和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彼时公司拟募集资金29亿元,计划用于新建产能及补充流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