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


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

文章插图
五线谱和简谱的形式不同 。五线谱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 , 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来记载音乐 。
五线谱和简欧的起源也不同 。五线谱发源地是希腊 , 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
五线谱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 , 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 , 1673年1月 , 从葡萄牙籍天主教会传入中国 , 当时用于记录和传播天主教堂中赞美上帝的经文歌 。
简谱的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 被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比五线谱晚 , 20世纪初传入的 , 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十分接近 , 并且更简便精确 , 所以更容易被人接受 。
【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除此之外 , 五线谱和简谱记录音高的方法也不一样 。五线谱为了记录不同音高的乐曲 , 避免过多加线 , 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中音谱号三种不同的谱号;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 , 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 简谱的音符本身即表示音的高度(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