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本能在齐国大有作为,那为何他坚持要离开齐国呢?( 二 )

时至今日,孔氏已成为庞大的家族,目前孔氏经经两千五百年发展,孔子的直系子孙已传至八十三代,每一代都被记录到族谱中 。在孔子的子孙中,较有名的是孔子第十代孙孔藂,此人早年曾追随刘邦起义,战功赫赫,官拜左司马 。高祖五年,孔藂战胜了楚军,奠定了汉统基础,是大汉王朝的开国栋梁 。
孔子第十四代孙孔光,自幼与父亲住在长安,精通经史,于弱冠之年入仕,被任命为议郎,年少成名的孔光仕途顺利,后举方正官拜谏议大夫 。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孔融,活跃于三国时期,身为“建安七子”的孔融还为后世留下“孔融让梨”的典故,几乎每个中国儿童都受过这个故事的启蒙 。

孔子原本能在齐国大有作为,那为何他坚持要离开齐国呢?

文章插图
自东周群雄割据的乱世至当今的太平盛世,孔子的子孙历经历史变迁,孔氏家族就像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在历史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现今的孔氏子弟已不再像祖先一样以游学为己任,但他们仍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
参考资料: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家语》、《论语》】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江山,柴氏皇族、外戚为什么没有起兵反抗
赵匡胤“升职”太容易,他在一点征兆都没有的情况下,兵不血刃地篡夺了后周江山 。朝中武将只有韩通表示“抗议”,结果被借走吃饭的家伙事;文官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为首,象征性地开出几条皇室优待条款后,就忙不迭地向老赵行三叩九拜 。其余的官员,无论文武一概忙着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