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落地50多个国家,这家AI医学影像公司凭什么?( 三 )


从AI产品设计逻辑线来看 , 目前主要围绕“病种+病程”等维度展开 , 现已支持DR肺结核筛查、DR四肢骨骨折检测、CT肺结节筛查、前列腺癌检测、乳腺癌钼靶筛查、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辅助诊疗等多个病种 , 并且覆盖基层筛查、体检筛查、门诊诊断、临床治疗、术后随访等多种应用场景 , 最大化提升影像水平和临床产出 。
数据统计 , 心脑血管疾病在非传染疾病中致死率居首位 , 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患人数约2.9 亿 , 而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目前心血管外科发病最快、进展最快、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而2018年全球新发乳腺癌210万例 , 乳腺癌在全球140个国家成为女性首要杀手 。
针对这两大高发病 , 2018年 , 汇医慧影推出全球首个主动脉夹层AI自动诊断平台以及全球首个乳腺癌人工智能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 。前者是汇医慧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血管外科联合开发 , 在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精准测量、预后预测、随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对于汇医慧影而言 , 这意味着其AI产品首次“走出了”影像科 , 开始临床科室的应用 , 同时也从诊断环节突破至参与临床治疗决策 , 从聚焦提升效率走向精准治疗 。
Dr. Turing?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是2019年底汇医慧影推出的另一个重磅产品——这是基于AI技术打造的“筛—诊—治—预后”全周期的医疗AI产品 , 在单病种上实现了全流程覆盖 , 病种拓展至肿瘤、血管、骨科三大类 , 提供超10个病种辅助应用 。
值得一提的是 , 近日汇医慧影Dr.Turing?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核心AI产品-多病种AI辅助诊断系统正式拿下欧盟CE认证 , 标志着汇医慧影覆盖多病种全流程的影像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开始在欧盟市场全面铺开 , 中国医疗AI多领域临床应用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 。
历时5年 , AI加持下影像数据的价值闭环初现 , 汇医慧影最初埋下的种子 , 也开始萌芽 。正因为这份坚持 , 汇医慧影悄然跃升为国际领先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
5年布局近1000家医院
“今年是国内AI医疗落地的大年”
一场疫情 , 暴露了国内公共卫生体系的诸多问题 , 但也给医疗AI公司摆出了一道命题——AI技术到底能不能在举国抗疫大考中担当重任?从过去八个月汇医慧影的表现来看 , AI已经成为一味“良药” , 甚至是救命稻草 。
如果说 , 2020年之前的AI医疗行业是一场政策和企业的漫长“试水” , 那么在疫情的催化下 , 包括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等未来数字化医疗场景提前预演 , 诸多闸口顺势打开 。而得益于整个行业对AI认知的改变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 , AI在医疗行业从接受到落地的时间也越来越快 。
“疫情对于不少AI企业来说既是一次大考 , 也是一次让技术快速落地的机会” , 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郭娜对此感受颇深 。在她看来 , 今年会是国内AI医疗应用方兴未艾的一年 。“如果说过去几年主要是在解决算法、数据集、产品介入等难题 , 那么2020年可能会是AI企业解决阶段性重要难题后的‘技术应用落地年’ 。”
事实上 , AI技术如何与临床需求融合、如何切实帮助临床医生释放更多价值 , 是所有相关从业者一直在关注的问题 , 这也是医疗AI想要真正落地必须解答的难题 。然而过去几年 , AI医疗产业有着巨大泡沫 , 商业化也是最为人诟病的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