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9分,《花木兰》口碑惨淡

《花木兰》终于与国内观众见面了 。9月11日,《花木兰》上映了 。上映首日票房5600多万,次日即破亿 。
这次翻拍20年前动画片版《花木兰》,迪士尼算是压重注 。今年前三季度,迪士尼营收506.81亿美元,同比微跌0.38%;净亏损21.54亿美元 。亏损之后,迪士尼在《花木兰》压重注,电影制作成本加上宣传费用,前后约3亿美元 。按照迪士尼从票房总额中收回40%左右,花木兰票房7亿美元才可以回本 。
但从目前观众反应来看,完成这个票房任务并非易事 。国内观众们对好莱坞解读的中国文化似乎并不买账,影片从故事到服饰、台词等,都被吐槽,影响最新豆瓣评分已经跌到了4.9,堪称惨淡 。
上映两天票房破亿,豆瓣评分4.9
《花木兰》并不惊喜
一袭红装的花木兰一个后空翻解下发带,骑马的身影英姿飒爽 。期待已久的《花木兰》,姗姗来迟 。
影片以花木兰童年情景开端,小花木兰跳高趴低的追鸡,跳上屋檐,又从房顶上“飞”下来,鸡最后却自己跑进鸡圈 。小花木兰从屋顶上“飞”下来一幕被邻居们看到,他们叹了口气转而离去 。花木兰童年时期就不同于墨守成规的女性,看到花木兰只身从屋顶跳下一幕,周边人的反应,也是旧社会对武艺高强女子的态度,为后来“替父从军”做了铺垫 。
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倡导女子三从四德,花木兰父亲教导女儿“为家族带来荣耀”便是嫁人 。剧中从家乡人到军队无不倡导女性人生重任便是传宗接代,是男性的附属品、屈从者 。花木兰和仙娘武艺高强,自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异族” 。
“这不可能,女子居然可以领兵 。”巩俐饰演的仙娘这句台词,侧面烘托花木兰宣扬女权主义,符合迪士尼向来倡导的“政治正确” 。
影片向世界揭示,中国旧社会女性打破封建藩篱会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柔然王骑在马背上轻屑的说了一句“一个女子,居然想拯救一个王朝”,代表了世俗的声音 。“巫女”仙娘难以被世俗接受,被驱逐沙漠,贬低为“一只被嘲笑的狗”,从而消极应对,集结柔然推翻王朝 。而花木兰被封建社会排挤后积极乐观面对,拒绝了仙娘的“邀约”,高呼“忠勇真,为荣耀而战”,最终从一个女孩变成战士,战士变成领袖 。
【豆瓣4.9分,《花木兰》口碑惨淡】9月4日,《花木兰》在北美流媒体Disney+上映 。贸然尝试线上发行战略,盗版传播损失了1亿元票房,多重舆论压力再次挤压原本低迷的口碑 。《花木兰》最终确定9月11日在内地上映 。从目前来看,花木兰的开端并不乐观 。
准确来说,9月4日是《花木兰》下坡路起点 。那天《花木兰》在Disney+上线,当日晚上,差评就已流出 。豆瓣差评从5.9分跌至4.8分 。从演员表演到动作戏,外国人拍的中国故事遭公众批判,这也是《花木兰》备受国内关注的重要原因 。
电影中的《花木兰》打戏部分并没有很惊艳,相反一些情节显得很尬 。例如花木兰救皇上,皇上徒手接箭,花木兰也徒手接箭,而单于却一剑致命,武打动作设计简洁,没有亮眼之处 。还有木兰的妆容出现在镜子中一刻,影院观众不时发笑 。
《花木兰》是今年好莱坞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之一,单是制作成本就达2亿美元,外加上亿元宣传费,影片制作成本达到3亿美元 。好莱坞片方基本能从票房总额中收回40%左右,也就是说,《花木兰》票房达到7亿美元才有可能回本 。外加《花木兰》在国外线上播放,保本重任落到中国市场 。
现阶段,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电影并不多,花木兰周末排片量基本在40%左右,成影院新希望 。猫眼预估花木兰总票房2.91亿,灯塔上媒体预估花木兰总票房4.49亿 。《花木兰》票房能否掀起热潮,还犹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