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一夫多妻制”是中国古代婚配制度的核心 ,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 , “一夫多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在中国古代 , 一部分男性是可以同时和两个或两个以上女人进行结婚和生育 , 但不管他的配偶有多少 , 都只能有一位“妻” , 其他的配偶只能称作“妾” 。所以 , 准确的来说 , 中国古代应当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 当然 , 要说这在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也没有问题 。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一夫多妻制一直饱受争议 , 反对者众多 , 支持者也不少 。支持者的想法各不一样 , 不过对于古代男性可以娶多位配偶的羡慕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 , 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简单 , 它蕴含的政治色彩和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 女性在这个制度下的命运也十分凄惨 。
古人对于”妾“是十分鄙夷的 , 《周礼》载:“臣妾 , 男女贫贱者 。”男之贫贱者为臣 , 女之贫贱者为妾 ,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 , 起初妾是指卑贱的奴隶 。而像这样语气轻蔑的记载在古代典籍当中十分常见 , 比如《周书费誓》中记载:“马牛其风 , 臣妾逋逃 。逾垣墙 , 窃马牛 , 诱臣妾 , 汝则有常刑 。”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不过 , 身份如此卑贱的“妾” , 为何后来会指男性除妻子以外的配偶呢 , 这其实也起源于西周 。西周时期盛行政治联姻 , 身份高的女子为妻 , 而她们身边的侍女 , 往往也是陪嫁女 , 而她们就是媵妾 。媵妾的地位比普通的妾要高 , 但依旧远低于“妻” 。后来 , 随着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发展 , 妾逐渐分为“良妾”和“贱妾” 。良妾通常就是指媵妾 , 而贱妾往往是通过人口买卖得来的 。当然 , 不论是良妾还是贱妾 , 其地位都无法和正妻相比 , 她们更像是半妻半奴的存在 。
而这森严的等级划分 , 就是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们相处的规矩 。妻是家里的女主人 , 而所有的妾都要听从妻的安排 , 不论她们有多么受宠 , 她们都只是一种奴从关系 , 在名义上不能跟正妻相提并论 。正妻之下 , 是身份较高一点的媵妾 , 她们往往是男主人妻子当初的侍女 , 或是有些身份的女子 , 她们的地位介于妻和普通的妾之间 。而妾是家中除奴婢以外身份最为低微的女子 , 她们只能仰人鼻息 , 事事遵从女主人的安排 , 否则她们便有皮肉之苦甚至性命之危 。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在封建宗法等级制下 , 妾的地位是极低的 , 她们即使要争宠 , 也是在妾之间进行 , 争取成为丈夫除正妻以外最宠爱的女人 , 以求获取地位 。像影视节目当中 , 以妾的身份打败正妻成功上位的例子 , 毕竟还是少数 。
这种制度对于男女平等当然是一种阻碍 , 在这种制度下 , 女性的人权完全得不到保障 , 不仅是尊严 , 有时就连生命都掌握在丈夫和家里正妻的手中 。这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 , 正因为如此 , 民国和新中国才会不断颁布法律 , 取缔一夫一妻多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