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旺仔牛奶卖不动了?( 三 )


感受到压力的旺旺 , 最近几年才开始试水电商 , 一方面积极开拓B2B、B2C及O2O的业务 , 另一方面加速拓展自动售货机、OME代工、旺仔旺铺等销售模式 。
据旺旺2018年财报数据 , 电商渠道近两年已经呈现翻倍的成长 , 成为集团收益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特别是乳饮类 , 三分之一的收益增长来自电商渠道 。
与此同时 , 旺旺也在布局海外市场 。据财报 , 2019财年 , 越南旺旺销售公司开始营业 , 其他几个针对东南亚国家的销售公司也将在2020年启动 。至于能否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长 , 还待进一步观察 。
从2019财年的数据看 , 旺旺没能摆脱中年危机的隐忧 。不过 , 报告期内 , 中国旺旺的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72.57亿元 , 并持有净现金83.76亿元 ,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走向 , 中国旺旺的“兜里有钱”或许意味着其具有充足的抵御能力 。
零食新贵 , 分化市场
旺旺是整个快消品零食行业的缩影 。
这几年 , 哇哈哈、康师傅、统一、恰恰都面临着营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 。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习惯和购买模式的改变 , 以及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 。

为什么旺仔牛奶卖不动了?

文章插图
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一批互联网新贵 , 以三只松鼠为代表的线上休闲零食品牌 , 它们快速成长并占领了一批曾经属于旺旺们的零食市场 。
与此同时 ,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近几年发生巨变 , 愈发注重休闲零食的营养价值 , 对健康零食、饮料的定义也逐渐向无糖/低糖、低热量、富含蛋白质和营养成分靠拢 。
乳制品行业 , 伊利、蒙牛等乳企开始以鲜奶为原料吸引消费者;雀巢降低了巧克力饮料的糖分;卡夫亨氏去掉了通心粉和奶酪里的人工染料 , 而旺仔牛奶 , 依旧二十年如一日的固守复原乳 。
所谓复原乳 , 就是先把牛奶浓缩、干燥成浓缩乳或乳粉 , 再添加适量水 , 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简单来说 , 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 。
复原乳的出现虽然解决了市场上乳制饮品“从无到有”的需求 , 但市场也早已迈入了“从有到好”的时代 。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健康化需求必将带动休闲食品的多元化、健康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牛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纯牛奶和酸奶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 伊利和蒙牛等牛奶品牌成为旺仔牛仔最大的对手 。
在旺仔牛奶疲乏应战的同时 , 旺旺的另一个主打产品——米果类零食也遭遇了相似的市场打击 。
2012年之后 , 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代表的新型零食品牌问世 , 以坚果、干果为主打产品 , 将健康与新鲜作为卖点 , 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进行线上销售 , 悄无声息地将休闲食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洗牌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 2018年我国坚果炒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规模达1625亿元 , 未来2-3年内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为什么旺仔牛奶卖不动了?

文章插图
2019年 , “双11”食品饮料品类榜单上 , 三只松鼠位列榜首 , 蒙牛、伊利紧随其后 , TOP 10内并没有旺旺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