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记忆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

如何培养幼儿的记忆力?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 。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 , 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母婴专家指出 , 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记忆力?专家指出 ,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 。
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在记忆上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1.记得少、忘得快 。幼儿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 , 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 。如小朋友一堂课上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 , 但如果不复习很快就忘了 。
2.记忆缺乏目的性 。幼儿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 , 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 , 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 , 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能记住 。要年幼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活动是困难的 。5、6岁的幼儿有意识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 , 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 , 他会运用重复大人说的话的简单方法 , 来记住这件事 。
3.记忆方法呆板 。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 , 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的联系 , 抛弃事物非主要部分 , 进行意义的识记 。而幼儿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 , 不会进行这种分析 , 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 。例如成人和幼儿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 , 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 , 而幼儿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 。但是幼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 , 对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
4.记忆不精确 。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大多幼儿表现为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 。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 , 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 , 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 , 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 。
人的一切活动 , 从简单地认识、行动 , 到复杂地学习、劳动 , 都离不开记忆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 ,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 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几个环节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 , 有了记忆 , 智力才能不断发展 , 知识才能不断积累 。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 , 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 , 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着优势地位 。如果没有记忆能力 , 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 , 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 。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 。
【推荐阅读】
五种方法让孩子更活泼开朗
家长必看:孩子为什么老爱撒谎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