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北伐襄樊,为何诸葛亮没料到东吴偷袭荆州?分析才知他的无奈( 二 )


因为曹操在汉中发动了对张鲁的军事行动,这让刘备感到恐惧,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所以刘备迅速让步,将湘水东边的长沙郡、桂阳郡划给了孙权,再加上借南郡时,把三分之一的江夏郡也划给了孙权,相当于刘备用两个多郡换了一个南郡 。
虽然双方暂时达到了协议,但实际上双方的联盟已经是貌合神离,再加上鲁肃不久后去世,孙权为了达到独占荆州的战略目标,开始与北方的曹操暗中勾结,在公元217年,孙权派出都尉徐详出使曹魏,双方进行政治联姻 。
赤壁之战后三国形势

关羽北伐襄樊,为何诸葛亮没料到东吴偷袭荆州?分析才知他的无奈

文章插图
从孙权的这一做法就能看出,为了政治利益,敌人与盟友的身份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孙权在暗中已经把蜀汉当成自己夺取荆州的最大敌人,反而把曹魏当成达到这一战略目标的盟友 。
孙权与曹操暗中勾结的这一行为,蜀汉显然是不知情的,从关羽在整个襄樊之战中,对东吴疏于防备就能看出来,吕蒙装病,而代替吕蒙的陆逊又是个新手,还专门写信恭维关羽,让关羽不断放松警惕 。
所以关羽才会把防备东吴的兵力源源不断调到襄樊前线,而后方的荆州三郡形成空虚,这就给了孙权一个偷袭荆州的机会,事实上,荆州空虚也是孙权夺取荆州战略计划中的一个步骤而已,但奇怪的是,关羽放松警惕,为什么身在益州的诸葛亮也对孙权毫无防备呢?
关羽北伐襄樊
关羽北伐襄樊,为何诸葛亮没料到东吴偷袭荆州?分析才知他的无奈

文章插图
先来看看身在益州的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做什么?
汉中之战在219年5月结束后,刘备势力达到了巅峰,随后刘备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包括让刘封、孟达攻占上庸三郡,让关羽北伐襄樊,这都是一个大战略,因为上庸、襄樊都是汉水沿线重要城池,刘备的大战略就是打通汉水,使之成为将来北伐的战略通道 。
只要打通汉水,攻占汉水沿岸城池,就可以利用汉水运兵运粮,从汉中可以沿着汉水直达上庸与襄樊,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而且在靠近曹魏的前线,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除了军事行动之外,刘备还在当年的秋天称汉中王,很明显,刘备的野心不愿意再藏着了,称汉中王的行为就是公开自己的政治理想,很明显,当孙权听到刘备称汉中王的消息后,更加坚定了攻取荆州的战略目标 。
刘备称汉中王
关羽北伐襄樊,为何诸葛亮没料到东吴偷袭荆州?分析才知他的无奈

文章插图
刘备称王之后,整个益州就开始休整,因为持续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严重消耗了益州的实力,人员、物力、粮食、财力都严重消耗,不再具备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条件,而此时的诸葛亮正忙于治理益州,让人员恢复生产,让经济恢复正常,建立制度,恢复法制,诸葛亮是丞相,他要做的事非常多 。
当刘封、孟达攻占上庸三郡之后,整个蜀汉的对外战争就只有关羽北伐襄樊,而且在战争的初期,关羽连连胜利,还不是小胜,是超大胜利,是威震华夏的胜利,一下子俘虏了于禁及其手下七军三万多人的成建制的部队,斩杀了庞德 。
对于曹魏来说,这种惨败,是曹操创业以来没有遇到过的,哪怕是赤壁之战,战死的也大多是荆州降军,再比如汉中之战,这是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以大规模战役击败曹操的战例,一直不断地胜利,让刘备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曹魏开始走下坡路,实力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刘备开始头脑发热 。
曹操晚年打了几场败仗
关羽北伐襄樊,为何诸葛亮没料到东吴偷袭荆州?分析才知他的无奈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