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的,但有些教育方式却有待商榷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果过于急功近利,反而会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 。母婴专家总结了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1.动辄体罚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曾在《虎妈战歌》一书中介绍了她的中国式教育法: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美国引起轰动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一直在父母的控制之下,孩子很难超越父母 。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夏霁认为,与其打骂,倒不如言传身教 。家长在家不妨多把时间用在看书上,用家庭氛围给儿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知道要努力学习 。
2.一味溺爱 。溺爱也是中国父母常犯的错误 。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统计发现,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70%~80%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 。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建议,家长一要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二要分清是非对错,不能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 。
3.物质刺激 。考95分以上,给孩子买电动玩具;考进年级前三,奖励100元钱;帮妈妈洗碗,给5块钱……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激励孩子,这个方法本身没错,但如果用错了年龄段,用得过度,可能让孩子变得贪婪、唯利是图 。李君说,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不可缺少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步增加精神激励,比如多表扬、赞美 。
4.只养不教 。瑞典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玉娟说,只养不教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这类家长要利用吃饭、睡前等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 。
5.意见矛盾 。为了孩子学什么兴趣班这样的事情,不少爸爸妈妈不停地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 。比如爸爸说考90分就可以去公园,妈妈偏说考95分才行 。这类矛盾型家庭在对孩子的管教态度上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 。长期如此,孩子容易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会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张玉娟建议,父母双方要统一目标和计划,对孩子态度保持一致,对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 。
6.期望太高 。“爸爸妈妈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大部分中国家长以支配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孩子视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即期待型亲子关系 。张玉娟说,期望过高,容易让孩子变得敏感、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缺乏主动性、不善交往 。建议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别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更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 。
7.过度保护 。有些孩子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 。上学放学车接车送,吃啥穿啥都是爸妈说了算 。许多中国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把爱变成了包办 。这容易使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变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做事没有主见、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 。张玉娟建议,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甚至让孩子适度吃点苦 。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
- 封神截教十大高手,赵公明上榜,金灵仅排第二位,多宝排第几?
- 妈妈的7种不益孩子成长的语言
- 经期十大注意事项 女性经期哪十大注意事项
- 十大妙招拓展宝宝口语能力
- 床垫十大名牌排行榜 国内十大名牌床垫
- 品味历史悠长的兔毫盏文化
- 孩子的秘密发展小过程
- 产后抑郁症的十大误区是什么
-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 揭开产后复原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