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梁山是个筐,什么人都能装,吸收和使用各种人才,是宋江高人一筹的天赋 。从无赖到好汉,梁山上几乎无所不有 。
大宋年间,江州戴宗拴上神行甲马,两条腿开始疯跑,然后能日行八百里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因为戴宗,梁山上拥有了全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方式 。相信施耐庵,一定是“相信了忽悠” 。
但事实上,在宋朝真有类似戴宗的人,只不过他们是一群特种兵 。
事实上,《水浒传》里很多英雄好汉,在宋朝军方都有原型,比如来自芒砀山的英雄八臂哪吒李衮、飞天大圣李衮,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宋朝最彪悍的标枪部队的影子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草原上的辽金善于骑马,但宋朝的马匹并没有那么多 。
于是有一群人,靠跑不死的两条腿弥补骑兵不足,他们成了宋朝的特殊兵种 。
事实上,戴宗对于梁山的意义,就是情报对于梁山的意义 。
信息对国家至关重要,但在没有汽车和手机的宋朝岁月,快速传递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但老生常谈的是,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因为他们天才地发明了跑步送信 。
事实上,在宋朝有一种跑不死的通信兵,他们传递的速度甚至可以媲美马匹 。
在宋朝,政府通过“递铺”来传递信件,而递铺间跑步送信的士兵就叫做:“铺兵”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了铺兵的奔跑能力:
驿传旧有三种,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 。
日行四百里什么概念?笔者换句话说:这样铺兵全速前进,早上从上海出发,凌晨就可以到达杭州 。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事实上,宋代的铺兵传递更像是一场不降速的接力赛 。而要保证不降速的传递信息,在于国家投入的巨大成本 。
《武经总要》里记载了宋朝曾建立的递铺体系:
凡军行,去营镇二百里以来,须置递铺以探报警急,务择要径,使往来疾速 。平陆,别置健卒之人 。水路,亦作飞艇 。或五里,或十里一铺 。
5到10里之间设立递铺,跑得快的士兵们一铺一铺地接力,不跑到目的地誓不罢休 。
如果把日行四百里换算成时速,就是:一小时不到8公里 。而铺兵之间传递的最长距离,也不过是5公里,貌似完成任务问题不大 。
但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赤日炎炎,铺兵们都可能接受任务,而他们双脚下可能是崎岖的山路,也可能是泥泞的土地 。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运动鞋……
你以为是梁山好汉,其实都是特种兵,为什么宋朝打不过梁山?

文章插图
事实上,给国家送信的铺兵如果跑不快,后果是很严重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递铺文字,事干军机及非常盗贼,急脚递日行四百里,马递日行三百里,违二日者止徒一年 。
尽管已经快到日行四百里,但再快的腿,似乎也满足不了国家对速度的需要 。
于是北宋元丰六年,神宗皇帝设置了“金字牌急脚递”,速度上升到日行500里,全由少壮铺兵参与传递 。
《宋会要辑稿》里记载了当时的金牌传递制度:
牌长尺余,朱漆刻以金书:“御前文字,不得入铺”……不以昼夜,闻铃便走,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收,不得时刻住滞 。
事实上,金字牌急递的往往是直达皇帝的情报,所以紧急到不用进递铺交接,下一站铺兵听到上一站远处传来的铃声,直接出铺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