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秦宪公一天天成熟 , 三位大庶长却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要三位大庶长交出手中的兵权 , 对他们三个来说 , 无异于釜底抽薪 。
正当秦宪公与三位大庶长明争暗斗 , 僵持不下时 , 荡社人突然来袭 。
几年前秦国攻灭亳戎 , 亳戎王投奔荡社 , 此番荡社人出兵协助亳戎王 , 来收复亳戎旧地 。在这紧急时分 , 三位大庶长还是略微妥协 , 他们分出一军与秦宪公 , 四人领着秦国大军 , 前往亳戎旧地 。
亳戎故地 , 只见荡社人旌旗齐整 , 人马雄壮 , 这可多少出乎秦人的意料 。
高原民族虽然勇猛 , 但作战时通常队形散乱 , 可是这荡社人 ,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 , 竟然也如中原军队一般强调纪律和阵法 。
两军对垒 , 荡社王单骑出阵 , 手挽强弓 , 一箭正中秦军前排举旗的马匹 , 战马来不及嘶叫便应声而倒 , 连同秦军旗帜也一并倒地 。那边荡社军欢声雷动 , 军心大受鼓舞 。
荡社王在两军交战前耍这么一手 , 意在振奋士气 , 同时他清楚秦国国君秦宪公是个少年 , 无法与自己匹敌箭术 。
秦军三位大庶长见状 , 性子最急的威垒已经拍马准备迎战 , 怎么样也要射倒对方一个旗兵 , 还以颜色 。
此时一人大喝一声 , 飞骑出阵 , 众人一看 , 青铜银色甲 , 烈火绣花袍 , 正是英俊少年秦宪公 。秦宪公拍马上前几步 , 荡社王却面无惧色 , 骑马不慌不忙退回阵中 , 带有轻蔑之色 。
秦军上万士卒 , 全都心系他们的国君 , 只见秦宪公张弓挟矢 , 箭无虚发 , 对方前排旗兵无不应弦而倒 。秦军由此士气大振 , 喊声和鼓声更是盖过对方 。
双方耍完战前的套路 , 展开又一场恶战 , 这次秦国与荡社再次打了个不分胜负 , 两败俱伤 , 最终荡社人只得退去 。
这一战中唯一有收获的就是秦宪公 , 亲自领兵出征 , 还在阵前威风了一次 , 让这位少年国君在秦军中风光无限 。
这几年秦国与荡社的几次大战 , 让双方都有种伤不起的感觉 , 秦国的作战方式与荡社并无差别 , 在军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 , 双方损失也差不多 。
秦军中军大帐 , 四位领袖聚在一起 , 商议如何对付这难缠的荡社 。
此番秦宪公首次与三位大庶长共同商讨军情 , 他兴奋道:“荡社人众 , 我等应多用奇谋 , 硬拼则得不偿失 。”
威垒直言:“敢问主公 , 有何奇谋?”
秦宪公早从王姬处得知 , 虽然周人与戎人有几百年的仇恨 , 但是荡社人却在利用周人 , 他们与秦人一样 , 也从周朝遗民当中选拔壮丁入伍 。
秦宪公气定神闲道:“荡社人从周人中征兵 , 若我等用间 , 散布言语 , 周人必不肯从军 , 如此荡社人会越打越少 。”
一番话说完 , 一向精明的三父 , 刮目相看道:“主公圣明 , 真乃妙计!”
此后秦国派出大量周人 , 到荡社人控制的地盘 , 散布荡社人赶走周天子的历史 , 鼓动周人仇视荡社 。
- 新一代创业者为何“逃离”北上广?
- 新生儿为何易得硬肿症
- 汉惠帝刘盈有6个儿子,为何不传儿子,即位却是自己的弟弟?
- 张作霖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姨太,为何后来和张作霖老死不相往来?
- 徐达醉酒后睡了朱元璋龙床,为何没有被朱元璋处死?
- 纵横秦国政坛20余年的商鞅,为何会栽在刚继位的秦惠文王手里?
- 中国古代有八位圣人,其中七位赫赫有名,为何剑圣却鲜为人知?
- 儿童为何鼻子出血 其中一个原因吓坏家长
-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为何没有纳嫂子郑观音?
- 同为五子良将,张辽与张郃前后投降了曹操,为何两人待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