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公司这么多,真正赚钱的没多少?( 二 )


对于一些资金不太雄厚的发行公司,当然是希望让员工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
一般的发行商的做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把比较空闲的人抽调去做其它岗位的工作,因此在小的发行公司,一般员工都需要身兼多职,什么都懂一点 。
2跨部门调岗,风险更大身兼多职的情况下,一般你还是可以从事原本想要工作的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会根据公司的业务需要将你完全的调离原来的岗位 。一般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本人表现不错,综合能力比较强,适应性强,而恰好某个发行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门缺人就调过去了 。这样做也有明显的缺点,这样过去的人往往对新业务在理解与实践层面上都是非常欠缺的,一般都是直接上岗,照着原来做另一块的思维模式或者更多是凭主观去做一些判断,多少会对那个部门未来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另外,有些调岗,会将其直接升到一定的管理级别,对于一个小发行而言,任何一个管理岗位都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做无异于增加风险 。3对渠道的崇拜程度很高,强烈认可渠道为王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市场已经逐渐有从渠道为王转向产品为王的趋势,而一些发行商可能还认为只要打通渠道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现在渠道的量已经不如从前了,如果没有把发行的整个思路理清理顺,即使渠道做得很好,量也不会很牢固 。并且现在用户对游戏的分辨能力越来越高,单靠营销推广实难成事 。从市场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太鼓励新晋创业者走发行这条路,毕竟现在很多有研发实力的公司也纷纷拓展发行业务 。这些有实力的厂商一般都会选择自产自销,也有一些会找发行,但都是选择那些与腾讯等渠道平台关系比较好的发行厂商 。剩下可看的产品或许很多,但是好产品应该比较少了,或许它们放在2年前还可以成功,但是2年后的今天,真的是非精品不能活了,据业内人士分享,在腾讯上评级的产品,一般情况下B+级别的游戏都已经没有位置推广了,毕竟资源就那么多 。
因此,对于现在的发行商来说,一方面是解决团队自身的实力问题,包括能否将整个发行流程顺利打通并且深入了解每个环节;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对待产品与渠道的态度,不能过分偏向于某一方,毕竟就渠道方来说,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产品不好,他们给的优待也是有限度的,对渠道们来说,好产品带来的利益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