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公司这么多,真正赚钱的没多少?

提到国内的游戏发行商,在除去腾讯之外,国内比较知名的发行商其实并不多,像蓝港、昆仑万维、乐逗靠着发行游戏走上上市之路的公司则是少之又少 。在2015年的倒闭潮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裁员降薪的游戏公司,都是因为在最近的1~2年产品无法实现较高的盈利,导致公司亏损直至裁员或倒闭 。
放肆吧为您解答~

为什么游戏公司这么多,真正赚钱的没多少?

文章插图
从去年市场的变化来看,一方面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另一方面是腾讯网易开启的霸屏攻击 。对于中小厂商而言,几乎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两难局面 。发行商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所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比研发商的还大,至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研发商的价值或许远大于发行商 。早期发行商的成功已难复制
从去年开始,游戏圈的创业热在慢慢降温,到了今年,相信创业选做发行的的人将会更少 。这里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去年末,笔者根据周边的讯息反馈,在倒闭裁员潮中,发行占的比例应该不低 。可以说,现在的新晋发行商想复制早期发行商的成功,已经是件非常难的事情,与早期发行商相比,现在做发行大概至少将面临这两个难点 。1好产品难寻,代理费高昂现在做游戏已经逐渐远离野蛮生长的阶段,对于一些产业链的相关运作大家也都了解得差不多了,简言之,现在要想再去忽悠人或被人忽悠,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
起底一家游戏公司的背景与了解它的能力,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
对于一些有好产品的研发公司,产品基本很早就会被好的发行公司签了,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但在经过2年的成长时间之后,各家CP对于自己的产品也会有一个大概的评估,如果自觉产品不错的,发行商想简单拿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根据早前媒体的报道,在2012年的时候,手游的代理费基本都不超500万,甚至低于300万 。但是在进入2014年之后,代理费已经涨到了千万级了,当然这个价格是针对一些稍微好的产品 。在顺利取得较好产品的代理权之后,从正式预热起就要开始砸钱,直到游戏上线维护,需要投入的推广营销成本甚至不比代理费来的低 。因此,对于一些小发行商而言,可能前面几款产品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在遇到一款失误的产品时,不定将所有钱都赔了进去 。2市场竞争剧烈,新品出头难这一点相信从业者都深有体会,在去年,腾讯与网易已经用实力告诉我们这个事实 。可能我们之前会分析,像网易的双西游产品过气之后,不一定能顺利再出替代品 。但是从其资本以及研发实力来看,他们可以坚持“慢工细活”再耗个几年,但是资金紧缺的中小厂商根本耗不起 。如今的大厂最少都是研发与发行并进,在市场的精品大作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连一些大公司都开始面临发展危机,何况是中小发行 。国内市场方面发行如今已经开始进入“无地可耕”的阶段,因此,许多嗅觉比较灵敏的发行,在很早就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像成都的一些发行公司,一起步就直接瞄准海外市场 。当然,在去年CJ期间,笔者曾与一些海外发行交流过,他们也表示,随着出海的人越来越多,其实海外市场其实也渐渐没有那么好做了,但是对比起国内还是要好一些的 。
【为什么游戏公司这么多,真正赚钱的没多少?】现存发行商都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除了产品难寻、发行成本高、市场竞品太多等外部问题,许多小的发行商也容易出现内部管理与认知问题 。根据早前从一些发行身上了解到的,大概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分工不够明确,身兼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发行商的主要任务,就是找产品、发产品 。有产品发的时候大家就有事做,没产品的时候,或者不同发行阶段,会有部分岗位是比较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