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性格碰撞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性格碰撞

文章插图
张爱玲死在美国的一家汽车旅馆,死时穷困潦倒,孤身一人 。最后那一天,她预知大限将至,把自己的证件、护照等包在一个布包里,放在靠近门口的桌子上 。这样,发现她去世的人,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她的身份证明文件,知道死者是谁 。安排好这些后,张爱玲就裹着毯子,躺在地上,静静地等待死亡 。临死,她都这么骄傲,不愿麻烦别人!
一个黄色的死亡,正是如此 。
虽然我曾无数次领略她文字中的凌厉、诡谲、惊艳,但直到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才算真正明白了胡兰成为什么赞她“横绝四海” 。
胡兰成说,好的东西是要使人惊的 。张爱玲的个性便是如此 。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正因为黄色的批判性,让出身世家的张爱玲,从小就长了一双发现“虱子”的眼睛 。
张爱玲的第二个爱人赖雅,在美国患病,张爱玲又当保姆又当护士,还肩负起养家的责任,因为在黄色的信念中,既然你已经是我的人,那么你的一切困难我都为你负责 。因为生活艰难,张爱玲回香港写剧本赚钱,那时的她已经风光不再,出资方一再不满意剧本的内容,她只能不断地连夜修改,改得眼睛都红红的 。当时赖雅的病情加重,可张爱玲连一张飞回美国的机票都买不起!
黄色的她不愿借贷,只是自己拼命写,直到终于凑齐了钱,才回美国 。
胡兰成
胡兰成是红+绿的 。红色的他容易动心、动情,见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欢喜赞叹 。绿色的他随遇而安,缺少原则性,但心态出奇的好 。
起初,胡兰成已有妻室,但一见张爱玲,立刻倾心 。胡兰成用各种言语和笔墨来赞美她,却又丝毫没有奉承的痕迹,这是黄+红的张爱玲所乐于接受的 。胡兰成对张爱玲追求的同时,表示出极大的尊重,这是黄色为主色的人在意的 。而胡兰成的有妻室、常挟妓游玩,张爱玲貌似不在意,其实是不愿示弱,所以表现得不在意而已 。
在二人都发挥优势的时候,他们可以成天腻在一起,谈论文学和艺术,快乐无比,而胡兰成的妻子却受不了这样的状态,提出了离婚 。
胡兰成说:“她不会被哄了去陪人歌哭,因为她的感情清到即是理性 。连英娣与我离异的那天,我到爱玲处有泪,爱玲亦不同情 。
”这一句即可看出红色男人和黄色女人的差别:红色男人遇到事情容易牵引情绪,伤感或悲伤;而黄色女人则可以把情感和事理分开来看待 。
从当时现实条件来讲,红+绿处于经济和名气上的强势(胡兰成当时相当于御用文人),黄+红略逊一些(张爱玲出身名门,算是知名新女性,女作家,收入不菲),二人的精神交流非常默契,对文学和审美的看法相近,红+绿较花心,但黄+红有一种“吃定你”的气势,至少表面可以装作不在意,所以两人的交往总体来说是顺畅而且愉快的 。
加上时局不稳,二人都聪明地意识到“来日大难”“大厦将倾”,反而有一种乱世中“倾城之恋”的依存感 。
但当胡兰成在外地被战争所阻时,问题就产生了 。黄色的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刚硬独立支撑在上海的生活,红色的他却无法面对时局动荡时的种种恐惧、不安以及诱惑 。在武汉,胡兰成认识了大红色的女护士小周,两个红色的人感情很容易就发展到如胶似漆的地步,直到谈婚论嫁了,胡兰成才明确告诉小周,自己是有妻室的,红色小周的反应是大吃一惊 。
胡兰成离开武汉后,小周因为他的缘故被牵连入狱,胡兰成听说后要奋不顾身地去投案救她,后来被朋友劝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