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70亿,机器人创业者没空见VC( 二 )


除了餐饮、医疗、酒店领域,机器人在其他行业也遍地开花 。一位制造工厂的创业者表示,疫情后的复工难并不简单,很多工人都被“困”在家,不能及时到岗 。因此他不得不放弃继续招人,用200多万元引入工业机器人设备,从而加速生产节奏和规模 。
显然,机器人时代,正因疫情在加速到来 。
疫情下的机器人投资热
随着企业需求的提升,疫情以来,机器人赛道在资本市场也异常热闹 。
然而在去年的资本寒冬之下,机器人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的融资数量和金额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资本纷纷往头部企业集中,小公司生存艰难 。即使是头部企业也在上市途中遇阻,裁员收缩的消息不断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下滑6.10% 。
但今年,陈蓉鸿明显感觉到,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医疗服务型机器人更受资本关注 。在抗疫期间,从医疗护理,到巡诊送药,再到消毒测温,医疗服务机器人颇受医院欢迎 。
此外,在某些“机器换人”刚需的场景,比如工业生产环节的焊接、喷涂等,也是疫情之后,投资机构会持续关注的领域 。
她介绍,青桐资本正在服务的一家爬行焊接机器人项目,因为是全自动化焊接,效率相比人工焊接至少可节省60天,可替代10-12个焊工,将焊工从高危的工作环境中解救出来 。这个项目也引起不少投资人的关注,“特别多投资人对该项目感兴趣!”
另一位投资人赵亮(化名)也向铅笔道表示,今年以来,他所在的机构十分看好机器人相关的项目 。“有好的项目欢迎介绍给我 。”
事实确实如此,在疫情大环境影响下,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类机器人受到资本的热衷,且在过去8个多月中,频繁出手 。
据铅笔道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到9月,机器人赛道至少有67次融资事件,仅披露的融资金额就达70亿元 。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愉悦资本、源码资本、深圳高新投等多家一线机构 。
其中,3月、5月、6月、7月,每个月都发生10次融资事件;4月,发生了9次融资事件;而1月、2月、8月,也分别发生5次、4次和7次融资事件 。
值得一提的是,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更是在今年7月,刚刚拿到美团独家投资的过亿元B轮融资后,又在8月完成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 。

融资70亿,机器人创业者没空见VC

文章插图
当然,与几年前盲目“蹭热点”不同,疫情期间,虽然关注机器人赛道的投资机构骤增,但是机构的判断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 。
陈蓉鸿表示,投资人依然关心的是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场景是否是刚需,还是只是疫情下的伪需求;
2)是否能规模化,疫情之后订单能否持续;
3)是否具有差异化优势 。
“我们可以看到,最终受到资本追捧的项目,其实都是很早就在各自场景下形成领先优势的企业 。”她表示,疫情对这类机器人企业而言,只是一个催化剂 。
机器人赛道将成资本追逐热点?
虽然机器人行业一片火热,但在疫情下,也经历了一次小规模洗牌 。
陈蓉鸿表示,疫情之下,公共服务领域和生产制造行业的“无人化”“省人化”需求不断上升,机器人行业也因此开启加速状态 。这让那些产品迭代能力强的企业,迅速抓住机遇,而那些自身产品、技术及市场偏弱的企业却也在疫情下被市场加速淘汰 。
据她了解,在疫情下,市场也经历了一次小规模洗牌,淘汰了一波家庭服务类、教育类的非刚需性机器人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