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汝窑,精彩!

【绝世汝窑,精彩!】

绝世汝窑,精彩!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 , 有深有浅 , 所以又称“香灰胎” 。他的基本色调基本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 , 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厚 , 随造型的转折变化 , 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釉面开裂纹片 , 多为错落有致的及细纹片 , 又叫“蟹爪纹” 。
能够拥有皇 家专享的汝窑瓷器的蔡氏 , 恐怕只有北宋徽宗时期的权臣蔡京了 。当时官拜太师的蔡京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获得皇帝重赏的机会大于常人 , 因此大多数学者也都偏向于“蔡”指的就是蔡京 。
对汝窑的烧造历史及汝官窑址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然而 , 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 , 他们有生之年未能破解这个历史之谜 。新中国培养的第 二代古陶瓷专家及文物工作者从前辈的遗著中分享了他们对妆窑瓷鉴定与鉴赏的研究成果 , 开拓了新思路 , 完成了前辈未竟的事业 。他们通过科学考古发掘进一步探索、认证 , 将采集到的瓷片标奉与传世的汝窑瓷器从胎、釉配方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科学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 , 其结果证实两者极为接近 , 汝官窑遗址的大致范围初露端倪 。
传世汝瓷是汝窑烧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 , 遗址考古发掘不仅有生活用器、陈列用器、文房用器 , 而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器(鸡、鸭、鹅 , 狗、马、羊等) , 还见有人物造型 , 以及一些缩小的盘、壶、瓶等袖珍玩器 。
汝州是一块诞生汝窑神器的地方 。“日暮数峰青似染 , 商人说是汝州山” , 众多华章对汝州丝绸般飘逸的天青色山水赞美有加 。苏轼的“下雨初晴 , 水风清;烟敛云收 , 数峰青” , 曾被人误为是描写汝瓷美妙的釉色 。正是汝州大地那山清水秀的自然本色 , 成就了古往今来汝窑那一抹神奇诡妙的天青色 。
汝窑的开片与它特有的工艺和配方有密切关系 。汝窑施石灰釉 , 施釉薄而呈色均匀 , 并且玛瑙入釉 , 釉面温润 , 玉质感强 。出窑时已有大开片(以下称主线) , 出窑后仍继续不断地开片 , 但都是小开片(以下称为副线) , 副线都在主线条范围内 , 不会出主线条之外 , 并在两主线条内形成网格状 , 网格有大有小 , 开片有深有浅 , 有的开片是斜向的 , 并呈有白色短线 。河南民间专家袁海清在《汝官窑研究手记一》中对开片的形成原理作了详尽的分析 。
宋汝窑传世不多 , 明清宫廷仿 , 基本是根据传世品仿造 , 而民间仿造往往是在明清仿的基础上再仿造 。如晚清仿雍正汝色釉产品 , (图10)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 , 这双重仿品 , 可见汝窑的魅力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