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汝瓷


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汝瓷

文章插图
宣德时期官窑曾经仿造过汝窑 , 但是署有宣德官窑款 , 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 , 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 。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 , 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 , 纹片多为鱼子纹 , 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 。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 , 但鉴别时也很容易 , 因为宋汝为无光釉 , 清仿品则釉面透亮 , 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 。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 , 仅是仿其釉色 , 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 , 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 , 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
汝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 , “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 , 汝窑为最 。五大名窑在宋代能够成为宫廷的陈设之瓷 , 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无过多的雕琢以哗众 , 也无妖艳的彩绘以媚人 , 唯以其古朴庄重的造型 , 温润如玉的釉质 , 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这正适合宋代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 , 也是五大名窑得以名标瓷史的重要原因 。
通过上述考古发掘 , 结合所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窑具、瓷片、铜钱等 , 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共同确认此乃汝官窑窑址无疑 , 千古之谜随之揭开 。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汝官瓷的烧造历史、生产规模、烧造品种、烧制工艺及装饰技法 , 以及深入研究汝窑的历史风貌 , 均提供了科学有力的证据 , 为鉴定与鉴赏宋代汝官窑器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 。
真正的汝瓷作品制作工艺非常讲究 , 采用模制或者手工拉胚的方式 , 使瓷器线条流畅 , 造型秀美 , 圆润古朴的汝瓷造型观赏性极强 , 非常有灵性 。赝品的造型会比较呆滞 , 灌浆成型的产品线条不流畅 , 观赏的灵性较差 。真品为手拉坯捏制 , 并经慢轮修整 , 工艺精细 , 线条流畅 , 棱角自如 , 形体得当 。而仿品多为注浆模制 , 做工粗放 , 工艺欠佳 , 棱角突出 , 修痕显著 。
天地造化 , 神韵自成 。汝州天青色的山水孕育了“天青色”自然精灵!作为介乎湛蓝和碧绿之间的过渡颜色 , 柔美的天青近乎于道教所推崇的青绿色 , 既有温和适中的绿所具有的恬静与平和 , 又有飘逸清冷的蓝所带来的和谐及轻灵 。它恰与宋代社会的惬意、懒惰、闲暇和舒适的氛围 , 以及尚道的宋徽宗皇帝所追求的清静无为的感觉相和 。
汝瓷薰炉宝丰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出土 , 传世品中未见的新器形 。其体形较大 , “汝瓷无大器”的传统说法遇到了新的挑战 。与传世品不同的是 , 在一些出土器物的表面还饰以纹饰 , 尤以莲纹为最常见 , 这在以釉色取胜的汝窑传世品中实属罕见 。
【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汝瓷】凡看过对宋汝窑描述的书的人 , 都知道汝窑底部均有芝麻大小的支钉痕 。这是汝窑特殊的烧造工艺所产生的特有痕迹 , 很多书上都遵循同一种著述 , 即支钉数量成单数 , 根据器型大小的差异 , 三五七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