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对元青花的错误观点 , 首先是元青花存世量问题 。很多专家包括很多藏友都死死咬口说 , “元青花全世界只有不到400件” , 有可能专家讲的时候是加了定语的 , 原意是:目前得到普遍公认、真假无任何疑问的元青花全世界不到400件 。这本来是一句正确的话 , 但由于被人生搬硬套 , 正确的观点便成了错误的行为指南 。很多专家一听说是元青花 , 首先从思想上就开始抵触 , 心里想元青花全世界才不到400件 , 一件“鬼谷子下山”大罐就两亿多 , 你有元青花 , 怎么可能?如此 , 不管是李逵还是李鬼 , 通通地当成李鬼给枪毙掉了 。专家这样 , 很多自以为是的“行家”也常常如此 。这样一来 , 本是真品元青花 , 如同弃儿一样 , 或被人偷运出境、或独自躲藏在某个角落暗自哭泣 。

元青花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对馆藏元青花认识问题 。据说 , 在上博元青花展 , 一位学者模样的人在展厅现场指着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青花云肩龙纹罐说 , 你们看 , 这件器上明显地使用了中国青花料分水绘制的技法!要知道 , 公认的分水技法是从明代成化年间开始的!这件东西的断代有误!此话一说 , 一片哗然 , 几位观众立刻与之争辩起来 。
青花萌生于唐 , 但由于胎质疏松 , 瓷化程度低 , 故有学者称之为“白釉蓝彩陶器” , 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青花瓷 。到了元代后期 , 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 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 , 引进西亚“高铁低锰”的钴料 , 才将青花瓷器创烧成功 。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 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 , 绘画层次繁多 , 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元青花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元青花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的龙纹多为"赶珠龙" , 就是一龙 追逐宝珠的情景 。到了明清时期 , 青花瓷中才出现了"双龙戏珠"的场景 。除此之外 , 出现在元青花瓷上的龙纹图案 , 龙头较小 , 看上去像蛇 , 龙的爪子为三个至四个 , 不 会出现五爪龙 。"八仙过海"的情形也会出现在元青花瓷的图纹上 , 但是一般一个瓷器上只出现"八仙"中的一位 , 不会"八仙"齐聚登场 。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 , 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 , 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 。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 , 二是因为元朝后期 , 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 , 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
元青花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众多周知 , 被学界、收藏界公认的元青花完整器全世界仅三四百件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 , 估价均过亿 。元青花完整器价值不菲 , 动辄过亿 , 这与其存世量的稀 少大有关系 。
到了元代 , 元青花的瓷胎则开始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配制的制瓷原料 , 在瓷石的胎泥中渗入了一部分高岭土 , 而中国瓷器在宋代以前都是以单一的一种瓷石为原料制胎的 。这一革新使得元青花瓷器胎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明显增加 , 达到20%左右 。比较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