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也是有心理需要的

婴幼儿并非浑沌无知 。婴幼儿时期是身心发育迅速变化的时期,周围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刺激能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不良的刺激(如不良的环境、错误的教育方法等)会引起婴幼儿的精神疾病 。年轻的父母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

婴幼儿也是有心理需要的

文章插图
满足婴幼儿情感上的需要婴幼儿对母爱特别需要 。有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经常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互相注视,母亲经常抚摸孩子的皮肤、头发,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孩子就会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促进心理发育 。因此,母亲要多抽一些时间对婴幼儿进行爱抚,给予孩子较多的皮肤接触,使其有安全感 。当然,这种抚爱要适度 。
如果每时每刻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变得依赖性强,毫无主见,反应迟钝,难成有用之才 。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独断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拘束、不满足、忧虑不安,纵容式家长的子女常会出现不安全感、幼稚、无自信心的性格,民主式家长的子女表现为成熟、自信、喜欢探索并且能自我约束 。自然,孩予的智力与判断水平有限,家长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指导好,尊重孩子的人格,纠正其不良的一面 。
避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些教育学家认为,不要过早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例如,过早要求婴幼儿控制大小便,会引起孩子情绪紧张;过早、过严地要求婴幼儿学习,会使其产生焦虑、恐惧感和厌学情绪 。在孩子不听话时,不要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因为婴幼儿常常将想像加以夸大,会造成恐惧心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平时对孩子的管教过严,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孩子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
溺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过分依赖,在困难面前退缩,而且容易发生神经衰弱症 。
【婴幼儿也是有心理需要的】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主要表现为吸吮与营养 。吸吮是婴幼儿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婴幼儿脱离母体后的半年中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同时吸吮又能获得生理上的快感 。因此,应该予以满足 。若不能满足,婴幼儿易产生口腔疾病,以后还会变得特别馋 。但吸吮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婴幼儿长大后难以改掉吸吮的习惯,产生吸吮手指等现象,还会造成厌食、睡眠不好、爱哭,甚至变得神经质 。
充足的营养对婴幼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养成定时、定量喂养的习惯,既有利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又可以从小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
满足婴幼儿社交上的需要
1岁多以后,孩子开始独立行走,语言迅速发展,能用语言与周围人交往 。这时要尽可能让孩子与周围环境接触,多同小伙伴玩,增进知识,开扩眼界 。如果孩子生活在孤独的环境呈,时间一长,会产生自闭心理,不仅对周围一切不感兴趣,还会在语言发育上产生障碍,甚至口吃 。

关注婴儿期宝宝的心理发育
9个月孩子的心理发育与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