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产业如何乘风破浪( 三 )


第二个,过去媒介只是大家信息交流的界面,现在的媒介越来越复杂了,包括支付、金融,甚至它整个物流体系和交付的系统,很多都可以在媒介上完成 。
作为可以承载文娱的媒介,像抖音、快手、直播有很多内容,背后大家更期望转化商品、交易、资金流、物流支付等,所以它有另一个维度就是媒介的信用 。交易的本质是信任,信任取决于主体的信用,以及这个信用怎么传递,容易形成共识信用 。
这比广告信用强 。它会变成刺激积累,不光讲IP价值,还是主播价值,从供应链到主播覆盖的人群,双边网络的价值 。围绕我刚才说的,第一个短视频直播,能以内容作为启动,深入叠加产业要深度叠加教育产业 。
徐诗:很有意思,另外一位王总 。
王维玮:李子柒螺蛳粉为例,本来我们预计会是负面影响,包括供应链等,后来发现卖得比预期好很多,他们最近在柳州也开始自建分厂和供应链 。从纯内容公司,到现在逐渐拓展品牌运营以及更大的业务板块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从内容为起始点,叠加科技或者消费是跑得通的 。
我们在2012年投资了锦和科技,八年后他们今年终于上市成功 。这个团队能坚持而且业绩不掉 。
我们90%以上的企业以线上为主 。线下有一些受影响蛮大,包括园区、线下演出、线下文化培训等 。培训类企业今年做了很多线上直播;包括所投资的潮流品牌,线下店铺关门,老板自己出来唱歌卖衣服 。本来我们还很担心,最后发现企业家的韧性是非常强 。我们内部分工,每个同事负责十几个项目,逐一沟通确认企业情况 。企业家本身的韧性和求变生存能力非常强 。我们帮助他们对接银行和其他资金、解读政策、进行业务撮合 。
王晟说的迪士尼为内容付费,网剧内容能替代电视,原因是网剧内容跟电视商业模式差不多 。但是电影比较难的地方是To C模式,现在大部分还是靠平台点击分成 。有些平台提前观影付钱,还是要看头部创造者愿意不愿意尝试 。
徐诗:看起来疫情带来很多变化有非常多的冲击和颠覆,对所有从业者、内容生产者、创业者来说,数字化生成是不得不去面对的基本命题 。一侧是供给方,一侧是需求方,消费方 。技术可以帮助年长和年幼的人获得更好文化的影响和辐射,我请教一下,投资人肯定有一定的阅历和沉淀,文化消费各种各样的内容消费,他们的变化跟需求变的很快,作为投资人你们焦虑吗?你们怎么抓住这一代年轻人消费心智的?
卢文毅: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这个岁数也不小了,压力非常大 。文化消费不停变,我投影视剧,投完之后,不知道它拍什么片子,只看财务报表和业绩,你投的东西不是你真正关心和热爱的东西,这是比较难受的地方 。我想这里头谈谈我的视角,经过这一年多,我怎么思考 。刚才徐总说的穿过表面复杂的东西,怎么看它的本质,或者我们投资的标准是什么,依据什么投它 。
企业能把文化转化为消费的能力,最终表现转化为收入和利润 。汽车就是把一种文化转化为一种消费品,它上端签很多艺术家,一些大牌,可以制作出很漂亮的形象,抓住年轻人心态,创造出来的形象非常受年轻人喜欢,最后转化成一个玩偶,或者衍生品也好,这个中间的过程是很长的 。
徐诗:谢谢!
王晟:我觉得这件分两面来说,一方面不是太焦虑,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很多年轻的投资总监 。我们文化领域投资,在跟消费者进行决策博弈时,很难去判断 。
这件事情怎么办呢?我们分三个大领域投资,科技领域投资是自然科学,科技是有确定性的 。专家发了多少papper人做的高出十倍二十倍 。从消费来讲,这个东西毕竟产生很多刚需 。第二部同样班底就不赚钱,跟消费者博弈非常难 。这是所有文化投资的人最痛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