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难求,谁得了都爱不释手

元青花因传世少 , 因而身价很高 , 故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 。看假容易看真难 。看假 , 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 , 面面俱到 , 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 , 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 , 才能作出肯定结论 。
【元青花难求,谁得了都爱不释手】

元青花难求,谁得了都爱不释手

文章插图
2005年7月12日 , 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以1568.8万英镑(合2.4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 交 , 创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 高纪录 , 同时也是亚洲瓷器拍卖价最 高纪录 。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 , 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 , 罐上画的是战国著 名学者鬼谷子一行下山的情景 , 画风细腻 , 构图取材自同时期的木刻版画 。元代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 据说 , 绘此图案的元代青花罐只有七件 , 此罐是此前没有任何纪录的第八件 。
元朝自忽必烈立国后至元十五年(1278)便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 , 元贞元年(1295) , 浮梁县升为浮梁州 , 在元泰定后“由本路总管监陶” 。景德镇是创烧元青花的圣 地 , 无论是饶州路总管监陶还是浮梁瓷局管理 , 元朝政 府对景德镇这个地方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
元青花难求,谁得了都爱不释手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 。它挥洒自如 , 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 , 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 。尤其是人物 , 运笔急速 , 但求神似 。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 。
元青花的釉面颜色总体为青白色 , 早期偏青 , 并且釉子较厚 , 常有垂流泪痕 , 泪痕处颜色更加青灰 。晚期的特别是至正型精品 , 釉子浓淡适宜 , 釉色透亮接近洁白 。器里施釉少而薄 , 接痕更加明显 。
元青花难求,谁得了都爱不释手

文章插图
当年制造了多少件元青花瓷器 , 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毁坏了多少件?未来又会发掘出土多少件 , 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 无从考证 。只有历史真 相和未来的事实能说明一切 , 过于武断的定论都是有悖于科学理论根据 ,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要一分为二的科学看待和思辨才是上上策 。
以景德镇的湖田烧造的元青花瓷而论 , 胎质坚细、露胎砂底光滑、时有附着铁色斑点 , 尊﹑罐类底部边际略有浅显较宽边足 , 盘类足内边呈坡形 , 梅瓶类足边刮削棱角有力 , 干净利索、宽窄不齐 。玉壶春瓶圈足边线虽然齐平 , 但有显示里出外进之疵 。